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铁血鲁中 > 第四章辞别

第四章辞别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书接上回,不到了三岁的月桥还穿着开裆裤就跟着表姐一起拜了杨老夫子为师。从三字经,百家姓学起,舌头虽然大点儿,却也学得摇头晃脑,有模有样。

武艺方面月先拜了扈三娘为师,他也跟着大礼参拜,逗得三娘笑逐颜开,喜欢得如获至宝。以后的几年内,燕青和张清等人陆续上山,三娘把他俩和早期上山的时迁、武松逐个请来,让他们把绝技全部拿出来教给她的宝贝徒弟。博采众家之长,武艺自然突飞猛进,尤其是把武松的刀法和时迁的轻功进行了完美的结合,可谓一日千里,更上层楼。

对此,扈三娘也费了不少的唇舌和大量的心血。从手、眼、身法、步都做了一系列的调整和不断的改革,最终以她独创的“夺命三刀”著称于世。其中又分马上和步下两种,可谓独步武林,更是成为月先姑娘出奇制胜的法宝。

一直以来月桥像尾巴一样跟着表姐,几乎是朝夕相处,形影不离。虽然在学习文化课方面严肃认真,但明显在练武上更加积极勤奋。对于父亲的狼牙棒从来不置可否,却对舅舅的大枪情有独钟。

到后来,军师把早已准备好的《孙子兵法》和《太公六韬》以及《资治通鉴》和《史记》等一大堆书籍让人搬来,送到月先三个人面前,以便在其中挑选出自己喜欢的类型。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月先对每一本书都很感兴趣,尤其是对兵书战策和地理历史爱不释手,更加证明了吴用预测的前瞻性。而逢春和月桥却显得兴趣一般。从此以后,吴用有时间总会一个人来到花府,一者与老友叙旧,二则给月先三个人讲一些历史上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和排兵布阵之法。

一晃几年过去,三个人的武艺都小有成就。而同一时期的梁山后代也有不少,后来成名的就有十几位之多。

岁数稍大一点的有徐文标,花逢春和李秋凤1等几个人。再小一点的就更多了,比如说本书中的花月先,陈方亮,秦月桥,孔方以及阮英,关玲,董方,张国祥,呼延玉,宋安平,时长青,韩启龙,韩启凤等。还有后来的琼英女侠和张清所生的小将张节成就都十分出色,尤其在抗击外敌入侵中,显示出大无畏的民族气节,谱写了一曲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

从上梁山到搬回清风寨,这段时间大概也有七八年的光景,此时的梁山泊在宋江的主导下,已经全部接受诏安,大小一百零八员战将,带着数万大军,千里迢迢地开赴东京汴梁。

因数以千计的家属无法统一安置,只得各回家乡居住。于是花荣便让夫人带着孩子搬回老家,同时为了月桥的学习和两家相互照应,也让妹妹一起回到了清风寨。

秦明本来就是青州武官,上梁山后在地方上的产业早就被官府查收。回清风寨这段时间,管家秦成看准机会买进了一些好地,重开了两处买卖,和花安一起把生意做得风生水起,虽然不能日进斗金,但在清风寨这种小地方也算屈指可数了。

除了杨老夫子随家搬回来之外,其余教月先等人武功的师父都随军走了。现在只有大管家花安武功还算不错,只能让他帮助月先三个人继续练武。可没过两天,花安就来交差说,“小姐和两位公子武功精进,除了力气不足之外,其他功夫均在花安之上,老奴实在是无能为力了!”

夫人喜忧参半,他知道管家的武功,起码能和一般的武林人士平分秋色。三个孩子若非武学奇才,这么几年的时间里也不会有如此成绩,没人教他们功夫只能靠自己勤学苦练了。

而月先却是一向精明,她知道姑母这些年从来没有间断过练武,便有意找姑姑讨教些武艺,却始终未能如愿。姑母何曾不想拿出点真本事来?他知道花安不行,自己也应付不了一年半载,还是有点自知之明,留点神秘感或许更好些。

两年后,杨老夫子也来辞行说,“东家,在下才疏学浅,几十年寒窗所学,倾囊以授。再呆下去恐怕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