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涓瀺
如小镇上那位新上任的知县愈发得人心,比如怀仁巷的阿正学堂不知为何停办了……
据说学堂的那位徐先生离乡赶考去了,对此小镇上的一
(本章未完,请翻页)
些老人大为欣慰,他们觉得那位面若春风的教书先生,理应过上更好的生活,理应去为自己奋斗一番。
苟信芳如今居住的地方,不是最为繁华的迎福巷或守禄巷,而是少了一间学堂的怀仁巷。
因为读书人理应怀仁。
做官更是如此。
年轻的知县大人觉得这两个字意蕴极好,他很喜欢。
丝毫不显繁华的府邸内。
苟信芳如往常一般,坐在案牍前批改文书,新晋的龙阳县不可不谓百废待兴,诸多事宜都须亲自经过他手,因此一日中从卯时坐到亥时,是常有的事。
“大人!”门外突然传来一道叩门声。
“进来。”苟信芳放下手中毛笔,这时是难得的忙里偷闲。
只见一位中年官员快步走到桌前,神色有些低沉,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
苟信芳将身子后仰,靠在椅背上,揉了揉太阳穴,但也难掩话语中的失望:“他们都不肯?”
“启禀大人,”中年官员并没有因苟信芳年轻,就显得轻浮和倨傲,而是十分恭敬道,“那些秀才都不愿意来此地教书,说是……说是此地乃穷乡僻壤,民风顽劣,难以教化……”
小镇隐世近乎千年,早已形成了自己的民风和方言,但对于那些熟稔一口凌川洲官话的人们来说,就是一个弹丸之地,自然难免心中鄙夷和不屑。
“那些普通百姓尚且可以理解,”苟信芳忍不住叹息一声,“怎么那些身有功名、满口道理的读书人也是如此?莫不是觉得此地方言难学?还是说……无利可图?”
经过这段日子和苟信芳的相处,见识过这位年轻知县的一些雷霆手段之后,那位中年官员早已对其收敛了轻视之心,取而代之的是真正发自内心的尊重,但此时的他也难免唉声叹气。
为官越久,就越是体会一句原本应该挂在商贾口中的话语: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要不此事往后延延?”中年官员试探性地问道,“毕竟一县之功绩还是得看钱俩多少,教化一事可以耽搁一二。”
哪知苟信芳闻言只是摇头,眼神却坚定不移:“民智一事不在一时,胜在千秋,因此教化一事决不可拖延。”
“明日起,我便去亲自拜访那些心高气傲的读书人,再不济本官亲自去当那教书先生!”苟信芳喃喃自语道,“连那些五族大姓都低下了头颅,几个有些功名的读书人又算得了什么?”
末了苟信芳忍不住一声叹息,他想起了小镇上原本的那位教书先生。
据说是个连童生都不是的读书人。
——
乘坐仙家渡船去往那焚剑山,约莫需要一旬的时间。
别看吞云鲸体态庞大,就觉得此兽臃肿难行,其实吞云鲸腾云驾雾时,是真真正正的如鱼得水,比之修士飞剑丝毫不差分毫,且往往可飞行半个月而不需停歇,由此可见此行之路途遥远。
这几日王秋明已适应了渡船之上的生活,且总是深居简出,一日之中不是打坐便是练拳,唯一的消遣便是逗逗镖客、看看小说、赏赏风景。
涓瀺对此既欢喜也不喜,欢喜的是王秋明的“洁身自好”,令得她成为了渡船上最为轻松的婢女,这可是她多年服侍生涯中,从未有过的闲适日子。不喜的是,这位王公子虽然生得好看,但委实太过沉默寡言了一些,而且不喜在渡船之上游走,这便让涓瀺少见识了好些,只有天字号客人才能享有的事情。
不过终究是欢喜多过不喜。
因此涓瀺从未因为王秋明的好说话,就形成了好吃懒做的作风,而是钻着空子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