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均衡之道
必着急,静待时机便是。”
范质老神在在,丝毫不慌,他对周朝的军政详情,以及郭荣的那点心思算盘都了如指掌。
郭荣所惧怕的,无非是新刑统会引起武将勋贵的反对,进而阻碍郭荣的亲征计划。
不过周朝今年的秋税十分有限,郭荣的亲征势必不能长久。
南下之后,十几万大军人吃马嚼,秋税至多只能支持半年。
无论郭荣接下来的亲征是否顺利,半年之后郭荣都必须要归京。
届时,郭荣要再度仰仗文官集团协助他收税,那也是范质再度提议新订刑统的绝佳时机。
为了实现胸中抱负,郭荣离不开文武双方的力量。
让马儿跑的前提,是让马儿吃饱。
郭荣要想得到支持,就必须满足文武双方的需求。
武将们所需要的,无非是官爵驻地,以及各种特权;
而文官呢,不外乎就是功名利禄。
但文武官员中也有一些特别的人,他们不但需要名利,还需要实现心中理想。
譬如李重进,又譬如范质。
这些特别之人的需求当然也很特别。
李重进需要能发挥他领兵才能的岗位,嗯,他渴望有价值的人生,也渴望有价值的对手。
而范质呢,他想要实现文官治国的梦想。
毫无疑问,这些人的需求是非常难以满足的。
偏偏这些人又拥有出众的才华,郭荣为了实现抱负不得不重用这些特别的人才。
但若要满足这些人的特别需求,郭荣就必须要得罪另一批人。
譬如李重进,他的存在挤占了不少青年武将的晋升之路,郭荣废了九牛二虎之力,借势压人,才名正言顺收回了李重进的兵权。
范质想要颁布的新刑统,则极有可能得罪勋贵阶层。
郭荣身为皇帝,作为均衡朝堂的天秤,他的职责,就是平衡文武百官的需求以及矛盾,从中寻找到一条治国的“中庸之道”,并让文武百官能够尽可能为他所用。
范质提出的新刑统固然会得罪不少勋贵,却对国家有益。
郭荣该做的,便是在满足范质需求的基础上,尽可能降低新刑统带来的负面影响。
亲征南唐,便是一箭三雕的好棋。
收复淮南是郭荣的抱负,而战争又是武将勋贵们建功立业的机会。
在淮南来上一场大战,让武将勋贵们“吃饱喝足”,郭荣推行新刑统所遇到的阻力便会降到最小。
借力打力、以势压人、转移矛盾,这些都是一名优秀统治者的必备技能。
郭荣虽然道行还不是太深,但经过两年的修炼也算是上了道,用起来像模像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