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非你莫属
那么,朝廷又是如何培养年轻武将的呢?
很简单,就是召入宫中做殿直。
比如李家老大李延顺,以及安家的安守忠,都被郭荣召入宫中为殿直。
在宫中效力多年,证明自己对皇室的忠诚后,皇帝便会将这些殿直们安排到地方州军中为官,他们通常是从地方兵马都监做起。
兵马都监,简单点说就是监军,主要职责是担任地方兵马都指挥使的副官,顺带监视都指挥使以及统治当地的地方武官。
张谦和的父亲张惟远,他的差遣便是宋州兵马都监,不过随着李重进的移镇,张惟远也挪了屁股,在李重进的安排下,张惟远去了淮北的宿州担任监军。
还是拿李延顺举例,若是一切顺利,那他或许会在三十岁前被外放为都监,第一站通常是某个内陆州。
干上两三年,若是绩效优良,那李延顺就有机会调任边境州的监军,在那里他将第一次接触真实的战阵。
在多个边境州轮番担任监军,积攒足够的实战经验以及战功,李延顺就能被顺利调入禁军,成为禁军中的一名中低级将领,到那时,他才能真正称得上是一名武将。
朝廷收走了地方武将们的大权,也承担了培养年轻武将的责任,这进一步又削弱了地方武将的权势。
靠着收军权,此时的朝廷能够牢牢将中央禁军以及地方州军掌控在自己手中,曾经节镇作乱的场景已是一去不复返。
那李重进为何还要安排李延庆去州军中磨练呢?
一方面,李家入宫为殿直的名额已经被李延顺给占用了。
另一方面,州军中还有可供节度使后代历练的地方。
那便是节度使的自留地——牙军。
唐代大将出镇,例建牙旗,仗节而行,因而他们的官署称牙,所属的军队称为牙军,牙又通“衙”,衙门、衙内这些词汇就是出自这个牙军。
李重进作为节度使,当然也有自己的牙军,也可称为亲随。
曾经,牙军数量并无定额,节度使可根据自身实力组建牙军。
唐末乱世时,强力节镇的节度使通常会养一只近万人的牙军,个别富裕的节镇甚至能有三四万牙军。
不过在朝廷不断收紧的政策下,世事境迁,现在节度使牙军至多只能维持两百人的规模,而大部分节度使早已不再供养一只牙军。
就两百人,能干啥呢?低不成高不就的,还要节度使负责花钱供养,简直得不偿失。
倒是衙内指挥使这个空头差遣保留了下来,供节度使的亲戚们镀金。
在宋州时,李家老二李延福担任的就是衙内指挥使,负责执掌牙军。
不过这李延福的衙内指挥使只是个虚职,他麾下并无一兵一卒。
李重进最近抛开李延福,新组建了一支两百人的牙军部队。
这两百牙军组建的时间并不长,李重进去年领两千宋州州军南下,通过一场场残酷战争的筛选,从宋州州军中精心遴选了两百人。
两百牙军里,除了个别跟随李重进多年的百战老兵,大多都是宋州本地人。
即便李重进换镇,这些牙军也愿意随李重进赴任郓州。
并且早在十一月,这两百牙军就已抵达郓州。
现在,这批牙军正缺一名指挥使。
《奋斗在五代末》无错章节将持续在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