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奋斗在五代末 > 第二十四章 行动开始

第二十四章 行动开始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吴观要找的自然就是被截的粮船,以及船的主人。商船在宁陵县境内被截,按照那妇人的说法,是从淮南运粮来河南贩卖。

宁陵在宋州西边五十里,所以那条粮船肯定是经过了宋城的,既然经过了宋城,就一定会在水门纳税。

无论是纳税记录,还是房屋租赁记录,都必须要在县衙登记在案,以防止日后出现纠纷,以及用于每年的税收统计,在宋城县内,管这些的就是县主簿。

作为节度掌书记,吴观自然有权力,也有责任定期去县衙调看这些记录,辰时一到就去了县衙调查此事。

吴观为了掩人耳目还特地查阅了近一个月的记录,假装是正常的查阅行为,还是成功引起了陶文举的注意。

“五天之内,通过城南水门的运粮商船,其船主在城南有租赁或购买房屋的,一共有六人。”吴观喝了口茶,润了润嗓子后说道。

“只有六人!范围很小啊,接下来就是排查这六处房屋了。”李延庆面露喜色。

宋城虽然住了有三千户人,但其中一大半都是士兵、官吏的家属。商人这种贱户,能够租住或购买的房屋又很有限,集中在城南的一小块地区。

吴观闻言却是微微苦笑:“其实这一个月记录在案的运粮船根本就没多少,大部分运粮船都是属于开封那些达官贵人的,收税的小吏都不敢记录和收税,所以查起来倒也轻松。”

李延庆听到此事,并不吃惊,封建时代的统治阶级,一向如此,会从各个方面剥削劳动人民。

好在现在人口稀少,就算富者连田阡陌,贫者尚能有立锥之地,土地兼并的问题并不严重。

自己的父亲李重进不也如此么,仅宋州一地,就有一万多亩肥沃土地。好几支商队靠挂在李家名下,在全国畅通无阻,一个铜板的税都不用缴,每年的红利都有数万贯。

成为权贵高官,若是想要,轻轻松松就能捞取大量钱财。

略微思考,李延庆说道:“当务之急,还是要找到当事人,两日前正有一妇人在陈郎中处,买了治疗刀剑伤的方子,先查这六处,看能否有所收获。”

“那么,计将安出?”吴观正色问道。

“老师莫要调笑我了,就一招简单的声东击西之策,还请老师再辛苦一番。”

......

县衙的库房中,陶文举翻看着薄薄的税收账簿,脸上略带愠色,骂道:“一帮蛀虫。”

账簿正是之前吴观调看的那一本,按照账簿所记载,宋城南边水门今年八月,就收了区区六十贯钱,对比下五年前的账簿,那年八月可收了足足五百贯。

“叔父,吴观正带着几个人往县衙来,要不了多久了。”屋外传来侄子陶爽的声音。

陶文举放回账簿,刚走到县衙门口,就碰到了吴观。

“想不到舍人也在县衙。”吴观拱手行礼。

“县衙,我不能来吗?”陶文举问道。

“舍人是陛下的钦差,宋州的一切都是对舍人开放的,县衙自然是可以来的。”吴观面色恭敬。

陶文举眉毛轻轻一挑:“想来吴书记公务繁忙,那我就先走了。”

“若是舍人有空,下官想请舍人谈一谈。”

陶文举愣了下,同意了吴观的请求,县令一听两位上官要在县衙谈话,连忙把自己办公的房间给让出来,亲自倒茶。

等到房中只剩两人,吴观抢先开口:“想来舍人已经看过这个月的账簿了吧。”

“是看过了。”这么直接,这吴观究竟想说什么,陶文举有点搞不懂了。

“那下官就直说了,想请舍人将宋州商税之现状,向陛下明禀。五年之间,光南门一门所收商税,就从五百余贯每月,减少到不足一成,实在是令人愤慨。”吴观一脸正气。

你在装什么呢?这里面难道没你主子李重进一份吗?陶文举心中冷笑,回道:“当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