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3章:英荷再战
约,对荷兰是个潜在且巨大的威胁。
如果荷兰不抢先一步的话,法国便极有可能成为全世界第二个掌握铁甲舰建造技术的国家。
一旦法国获得如此技术,荷兰作为欧洲造船中心就是个天大的笑话了。
毫无疑问,铁甲舰比木制战舰所需要的技术要高得多。
铁甲舰也是海军与海战的未来发展方向,绝对不能忽视。
那些此前对此不屑一顾的议员在登上荷兰海军装备的铁甲舰,并随战舰出航之后,态度也大为改观。
或许议员还不能以此为理由来说服议会背后的商人集团,因为荷兰税金接近百分之六十由商人提供。
但特罗姆普阐述了一个让金主们完全无法接受的理由,那就是苏丹运河将于一六六五年之前实现通航!
大部分荷兰商人都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走运和航线,航程可以缩短四分之一,成本也会随之下降。
据说为了巨大的利益,在御用商人——威尼斯商人的唆使下,罗马已经与奥斯曼达成了协议。
双方不会攻击对方船只,罗马商船走运河会按规定缴费,奥斯曼商船运输的明国商品,可由罗马方面代销!
对荷兰商人来说,这消息简直就是晴天霹雳!
因为听说不少威尼斯商人还引以为荣地表示,这是商业复兴,跟文艺复兴一样值得骄傲!
绝大多数荷兰商人认为这是以牺牲己方利益而实现的可耻行为!
但荷兰无力阻止这种事情的发生,听说明帝国还为奥斯曼人提供了大量的工程机械。
此举加快了运河的挖掘进度,也让苏丹看到了投资回报的希望。
特罗姆普认为不是没有解决办法,其一就是夺回对北美的航运权益。
其二就是让荷兰商船也走运河航线,其三就是整体移珉北美。
但有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荷兰海军要有足够多的主力舰,而且最好有尽可能多的铁甲舰。
由于英国海军此前又开始频繁出动,以荷兰商船违反航海条例为由对其进行扣押,在蓄意挑起第二次英荷战争。
议会被迫同意了特罗姆普组建常备舰队的要求,还同意在战前再征调六十艘主力舰加入舰队。
使荷兰主力舰队的规模在一百二十艘左右,并不包括新服役的铁甲舰。
但克伦威尔似乎意识到自己时日无多,而且获悉了荷兰又采购了四艘铁甲舰的消息。
在荷兰海军采购的铁甲舰悉数服役之前,便让布莱克拉开了第二次英荷战争的序幕。
英国海军几乎倾巢而出,主力舰队包括一百六十六艘战舰。
下手的目标并非荷兰舰队,而是打算经英吉利海峡返回本土的荷兰船队。
这些商船上面都装满了从明帝国采购的各类货物,只要在本土港口卸货,便可卖出三倍以上的价钱。
布莱克不是不动脑子的莽夫,知道不论是特罗姆普还是鲁伊特,都不好对付。
为了取得开门红,让克伦威尔开心一下,便挑了一堆肥羊下手。
结果八十五艘荷兰商船,无一幸免,在诺曼底以北海域,被布莱克的舰队一网打尽……
消息传到荷兰,群情激愤,议会立刻命令特罗姆普率舰队出动,伺机与英国舰队进行决战。
如果对方避战,得到授权的普特曼斯可以让舰队对英国商船实施对等报复!
但是狡猾的布莱克在得手之后便销声匿迹了半个月,根本就不想与特罗姆普进行决战。
在消磨对方意志的同时,不断向荷兰商船下手,让自己声威大震,顺便让舰队上下捞点好处。
克伦威尔对于这种方式并不反感,布莱克只要能打赢,一切都好说。
更何况前期就给自己带来了八十五船的东方货物,变现之后,让议会里那些居心叵测之人也难以开口了。
在双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