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九章 各人自扫门前雪
擦了擦额头的汗,笑着说。
“看姑娘脸生,不像是这里人?说话谈吐也是极有礼貌,模样也俏,倒像是大户人家出来的小姐。”
一个姑子停下了手中的活,和顾司司攀谈了起来。
原来这个尼姑庵一向香火并不鼎盛,一是因为地里位置的问题,尼姑庵在山上,上路崎岖难行,一来一回也得耗上两三个时辰;
其次在于这个尼姑庵供奉的神灵据说并不太灵验,刚开始还有善信去参拜,后来发现所求之事无一灵验,慢慢地就断了香火。
倒是有三四个虔诚长情的夫人,每一年都不厌其烦上山参拜,还给与数额颇多的香油费,才勉强维持了尼姑庵众人的生计。
但毕竟长久依靠那些香油费也不是正途,庵里的佛像也需要定期更换身上的衣妆,所以姑子们才想到租用了山脚下的一片土地,用来种植棉花。
一方面可以买出去换取银钱,另一方面也可以用来做佛像的金装幡帘。即使是次一点的棉花,也能用来填充姑子们的被褥,以抵挡北风呼啸的寒冬。
姑子们听说顾司司家是做纺织的,一下子来了兴致。
特别是当顾司司跟她们讨论不同的布料和不同的织法,能产生各种妙不可言的变化时,顾司司看得出来她们眼中的好奇和羡慕。
自此之后,顾司司经常到那块棉田附近闲逛。
一方面是视察棉花的长势,另一方面则是和辛勤劳作的姑子嗑上两句家常。
一来二往,姑子们基本都认识了这个外表俏丽,谈吐风趣,满脑子奇思妙想的女子。
顾司司也曾经被她们邀请上山上的庵里去喝口泉水泡的茶,吃上两个斋饼。
顾司司也不好意思白食,耐着性子给庵里的佛像的衣妆描了几个花样。众人见了都拍手叫好。
赶在棉铃长出来之前,顾司司终于试探出来往日她们的棉花都是买给哪一家为主,价格如何,要的数量多少等重要的资讯。
于是她终于按捺不住跟师太说,她家的纺织坊急需要棉花,今年能不能把棉花买给她一些?
价格比往常都给得足一些。
师太知道她家的纺织坊都收留了很多贫苦的农户做织工,而且待那些织工都十分和善,二话不说就同意了。
而且不要她多给的钱,只按平日的价格就可以了。
师太说,“与人为善,总得善果。你的善心,会有福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