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赵机割面
赵佶并未听过此人,疑惑的问道:“张俊?”。
赵机点点头,严肃的说道:“张俊此人16岁参军,便在边关对抗西夏,战争经验丰富,为将敢战能战,又计谋百出!当为一良将!只不过此人贪财!可用,但不能给予高官厚禄,即便给其高官厚禄,也要派人严查,防止此人大肆敛财!如此便可放心任用!”。
此时的赵佶十分果断,说道:“好,我明日,不一会就派人召其入京!你可有太尉人选?张俊如你所说,可用,但并不适合当太尉”。
赵机再次点点头,说道:“有,种师道”。
赵佶微微皱眉,说道:“种师道资历也好,战斗经验也好,都足以作为太尉,只不过,种家根在西北,若是任其独大,恐怕尾大不掉”。
“西北军,种家、姚家名将辈出,皆为大宋忠臣,可谓满门埋忠骨,您应该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您想想,如果种家,姚家有二心,那么何来西北军的赫赫威名?!西北军的赫赫威名,那是杀敌杀出来的,这样的将门,这样的军队,您又有何可不信呢?!”。
赵佶也不是迂腐的人,既然要改那就大改!
于是果断的说道:“好,就如你言,召他入京,任太尉,他来京,西北军当如何?”。
“这点您不问,我也要与您说,西北军是大宋有名强军,而且当地民风彪悍,兵源也好,只不过这些年,朝廷对西北军的支援越来越少,导致西北军战力,兵员数量都逐年减少,而禁军重新挑选,训练出战力都需要时间,而且禁军中经历过大战的老兵基本都没有了,所以短时间内,禁军的战斗力肯定是远远比不上西北军的,所以,希望您尽可能多给予西北军的物资支持,粮饷支持,以西北军的底子,短时间内就可以拉出一支强军!”。
赵机顿了顿后,继续说道:“同时,西北也是抵御前敌的前线,前线越强,后方就会越安稳,留给咱们时间就会越多!待您召种师道入京为太尉时,同时命种师中为西北军总指挥使,姚平仲为副总指挥,扩军西北军,在扩军的同时,将部分西北军精锐以及部分新兵以不合格兵源的借口,调出西北至太原附近,假借山贼隐藏身份,秘密练军,至于给养的问题,我最近准备组建一支商队,届时由商队运送给养,西北军效仿山贼抢劫商队,至于剩下的西北军则继续征兵,补充至原西北军准备扩军的数额,加强练军,以迷惑西夏”。
“西夏已经被咱们打怕了,而西北军的赫赫威名,足以让他们老老实实窝在自己地盘,只要西北军不动,西夏就不敢乱动!”
“至于金军,如果金军南下,则太原他们必打,否则他们后方不安稳,容易被两面夹击,所以秘密抽调的西北军只需要在太原附近藏着就行,一旦金军南下,进攻太原,那么西北军就可以运动到金军身后,与太原守军两面夹击,金军必败!”。
“即便金军兵分两路入侵大宋,那面灭了太原方向的一路,另外一路,也成不了什么气候,如果真的兵分两路,另外一路金军,我去抵御!”。
宋徽宗听的是浑身舒畅,龙颜大悦。
“好,就照你说的办!一会我就安排人去做”。
赵机再次嘱咐说道:“西北军的事,千万要注意保密,否则容易功亏一篑!”。
赵佶认真说道:“你放心,你爹再不济,也不至于这么点小事都干不好”。
说罢,对赵机再次认真的说道:“你还有什么安排,尽管说来,只要是对的,我一定安排照做!”。
赵机深呼一口气,神情严肃的说道:“爹,请问您仅仅是想您在位期间保住祖宗留下的产业,还是想完成祖宗未完成的遗愿,功盖千秋?”。
赵佶闻言眼睛一亮,毫不犹豫的说道:“哪个皇帝不想功盖千秋呢?”。
赵机追问道:“那么,再请问您,是功盖千秋重要,还是您的面子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