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篡明1644 > 安远门

安远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看到銮驾动了起来,凡册对宋献策说:“军师,听闻崇祯二年皇太极率军进犯京师,绕道喜峰口进入北直隶,袁崇焕率九千关宁铁骑迎战清军三万多精锐骑兵,经数小时混战,转战京师周边十余里,终将其击溃,击杀对方数千人,自损一千多骑;此战虽有清兵连续作战体力下降之因,但关宁铁骑也由山海关长途奔袭而来,故朕以为关宁铁骑之装备可克清军。”

宋献策回复道:“禀皇上,关宁铁骑手握三眼火铳确是良配;此铳三个枪筒铸在一起,枪筒尾部与木棒相连,可连发三枪,且三眼枪筒重达二十五斤,发完之后可双手紧握,用作重锤攻击,可破清军棉甲,如遇重甲步兵也可击打劲部及头部破之。”

凡册了解明清度量衡,明朝一斤相当于现代一斤二两,宋献策所说二十五斤就相当于现代三十斤,所以史书记载千真万确,看来的确是利器。

明朝到了后期大量装备三眼铳,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便宜,据史料记载三眼铳造价七钱银子,而鸟铳虽然精度高火力更强,但造价自然更贵,每杆二两多银,且不能像三眼铳那样用作重锤进攻,故对于财政捉襟见肘的明朝晚期来说,三眼铳绝对是最正确的选择;看来破满清八旗和蒙古八旗非三眼铳莫属,但汉军八旗之火器该如何破解?

凡册想听宋献策意见,于是问道:“军师,三眼铳可破满、蒙八旗,然汉军八旗装备数千火枪及几百火炮,其红夷大炮已有百门以上,该如何破之?”

宋献策说道:“禀皇上,红夷大炮威力巨大且射程之远,看似凶悍,但越远则越难命中,需以数量取胜,另此炮重达千余斤,极难运输;据臣了解,清军攻城常将几十门红夷大炮布置于两三百丈远处,炮口轮流平射,传统城池极难防御;不过此炮发射之后,需复位再清理炮膛内残留,不能连续射击;臣以为,想破之,一是建立火器军,以炮群对炮群,二是训练一支重装骑兵,迂回至后方,近距离破之。”

凡册明白,明朝一丈相当于三米,那宋献策所说两三百丈就是六百米至九百米,这跟相关史料上描述的有效距离相差不大,看来红夷大炮确实是胜负的关键。

同时他清楚,清军自从崇祯四年攻占沈阳后俘获了一批火炮工匠,成功仿制了红夷大炮,后来又接收了几批明朝降将及他们带去的火器,火炮装备数量和质量迅速提升,想要对抗必须要有对等的火力输出,不然一切都是

(本章未完,请翻页)

空谈。

銮驾在安远门停了下来,亲卫胡一山、都尉吴长胜跪在车外同时说道:“禀皇上,銮驾已至安远门,请皇上巡视。”

凡册起身往外走,刚出马车就看到城门下站了左右两列身穿铠甲的将领,阵容虽不及中营,但也有几人。

看见凡册下来,众人均同时下跪,领头的两人说道:“臣谷可成率众将领恭迎皇上!”“臣田虎恭迎皇上!”

身后的四位都尉亦说道:“臣等恭迎皇上!”

凡册下车后说了句“平身”,就领着宋献策向城门左侧登城斜坡入口走去,胡一山及吴长胜紧跟凡册身后,众将士也起身紧随。

当快走到时,两名站岗兵丁立刻拉开横在入口的栅栏,一条通向城墙顶部的登城坡道展现在眼前;此坡道至少宽七八米,看地面铺砖形式分成了两部分,靠城墙的右侧部分筑成了台阶状,大概一米多宽,应该是供步兵上下的登城步道;远离城墙的左侧部分则是筑成了光滑的斜坡状,大概六七米宽,应该是供将士骑马上去的登城马道。

凡册开始踏着登城步道走上去;走了几步,跟随在身后的谷可成说:“禀皇上,臣有事启奏!”

凡册停了下来,说道:“将军请讲!”

谷可成说道:“禀皇上,去年前营左果毅将军谢君友在郏县之战中不幸身亡,此位一直空缺,臣暂时兼领谢君友部军务,无奈前营事务繁杂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