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复试探
己找台阶下,什么王姐说的是,我也尝尝之类的一个个纷纷举箸加入嗦螺大军。
然后也一发不可收拾……尤其是李家婶子,这田螺她也帮忙洗涮了,那股土腥味熏得她无法,甚至戴上了乌小惹自制的麻布护脸。看着乌小惹神色自若的样子,李家婶子当时就觉得,乌小惹不愧是能做出各种吃食的人,就凭这坚毅的性格,那种事儿不能成呢?
旁边的乌小惹不知道自己在李家婶子的心里又加了一层滤镜,只对着眼前的田螺口水直流,没办法,爆炒田螺真的是太好吃了啊。
就这样,一场吃螺盛宴在妇女之中悄然盛开,这本是妇女们的小秘密,谁能想到不知道怎么的,也许是美食的力量巨大,一开始妇女们吃过,看到还剩一些,就带回家给娃吃,后面发展成带娃开会,蹭点夜宵。
最后就是全家都来了。
看来美食在推动人权平等方面也能出力,发展到最后,妇女集议变成全村集议,男女小孩都有,最后直接变成夜宵大会,边吃边聊,氛围简单又舒适,人们的干劲儿更是直线上升。
如今众人齐心协力,获取食物,整理田地,囤积冬粮,改善生活。一开始乌小惹折腾些什么,大家还会问个究竟,到最后已经麻木了。
也许这就是脑袋聪明吧,张大哥想了半天没解决的事,乌家大哥四两拨千斤解决了。
不过也有那么几位唱反调的,毕竟让大家放弃自己的利益去服从集体确实是比较困难的事情。现在外头乱的很,把村里打理得再好,那遇到不讲理的官兵和流寇也是白搭,再说如果遇到危险,自然是溜之大吉,留在这里守着村里,反而更危险。
既然如此,何必辛辛苦苦做这些事?村里的作物都收完了,省着点用不就行了。万一又要逃荒,抛下辛辛苦苦的基业不就是做无用功吗?
这几个唱反调的,分别是毛家、马家的几个,大家一起收割作物时,毛家和马家也是非常积极的,吃过乌小惹做的汤和各种吃食,也是不吝赞美。
但从搞捕猎大队开始,他们就躲得远远的了。
毛家就跟之前的乌家三兄妹一样,明哲保身,害怕麻烦,平时在村里各种推脱不参与,但他们也谨小慎微,乌小惹的夜宵大会,他们也不怎么参加。
马家则是眼高于顶,家里有些银钱,在村里起的屋子也是有点气派在的,马家男人还识文断字,以前经常在镇子上摆摊写信,有几分本事。
由于两家是唯二不合群的,自然两家来往也多。
他们不是反对乌家,只是觉得没有必要,平日也没有添乱,两家关门过着自己的日子,不争不抢,村人自然也不说什么,毕竟他们是同伴,并不是官老爷和衙役,还能强按牛头喝水不成?
这点事情,在乌小惹和乌大哥眼里,不过是少了几个劳动力而已,对村里为数不多的各种改变都是按照计划进行的,少几个人就重新规划就好了。
毛家、马家两家人见其他人忙得跟傻子似的,还每天乐呵呵,被几个毛都没长齐的小孩指使的团团转,每天不得闲。心里还有些得意,颇有“众人皆醉我独醒”之感。
但接下来发生的一件事,彻底改变了他们的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