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三个问题
,丹药,法术等等但这些东西也可以应用于凡人。故此,晚辈认为修士与凡人并无不同,二者不过是因禀赋不同而行不同之道,归根结底,修士与凡人同属一类,所以从大范围来说,修士也是凡人,故而晚辈说凡人才是根本。”
陈和答道。
“第二个问题!万物皆有生死时数,寿元本由天定,但修士强求生死,与天争命,修行之道,划分四大境界,由筑基至通脉为气境,通窍,玄关为元境,虚境者食气而存,断绝五谷,至于道境,洗尽铅华,返璞归真,舍弃凡躯,修成法身被尊为仙人。”
“这是境界,然修行一道除了境界还有修为,你的真元多寡,运转是否自如,能否发挥出它的实际力量,甚至于法术,功法的使用也算作修为,同一境界,修为却是万千不同,甚至有低境界高修为的现象,那么,境界与修为孰为根本?”
再一次陷入了沉默,过了一刻钟,“晚辈以为修为才是根本。修行者既是与天争命,走的乃是逆修之路,正所谓‘顺为凡,逆为仙,只在中间颠倒颠。’ 逆修便是从万物生死变化之间找出规律,从而反推而行,蜕凡身,修法身。所谓境界也不过是前辈修行者人为划分的,并不是天成之物,若没有修为做支撑,再高的境界也只是镜中花,水中月,一碰便碎,一摸便散。经不起考验,于修士本身来说,修为更是其修行路上最重要的依仗
(本章未完,请翻页)
。”仍是宋含章先答道。
青衣人点了点头。
“含章这回我与你的看法却是相左了。我以为境界方是修行者的根本。如今修行境界之划分乃是无数先贤亲身体证,历经磨难不知花了几代人的心血才创立而成,或许未来的修行体系还会发生改变,但如今的境界划分绝不会消失。我辈修士修行所求为何?不过逆觉体证,探究天地大道罢了,若是一味强调修为,不重境界,便是入了邪道,这样的修士力量越强,危害也就越大,没有足够的境界来制衡修为,心性不够,最终就会滋生心魔,身死道消。至于从修士个体而言,修为不足不过一时之事,若是心性有缺,境界上有了大碍,便是关乎成道之根本。故而,我说境界才是修士的根本。”陈和恭敬地答道。
青衣人眼神一亮,说道“很好!你二人的回答各有所重,并无高下。最后一个问题!陈和你刚才说修士凡人并无不同,不过行道不同,修士修行,乃是去人道,求天道。凡人生活乃是绝天道,通人道。天道无常,‘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 高高在上,遥不可及,却又包罗万象,无所不在,没有任何存在能脱离天道。”
“人道则不然,尽心,存性,继天之善,参天地造化,随大化流行,可补阙天道不足。人道重此时,经纶世务,明理修德,不妄求玄虚,多的是些烟火气,是实实在在,看得见,摸得着。天道不可知,不可言,只能靠自己去悟,去体,去证,多的是些仙儿气。你二人无需顾及其它,只凭自己一片本心,回答我,天道与人道,孰为根本?”青衣人说完这个问题,叹息了一声。
这回,二人都陷入了沉思,毕竟这个问题已经不是他们所能理解的范围了。足足过了一个时辰,才有了回应。“前辈自己也说了,这世间万物没有能脱离天道而独立的,又说人道可以补阙辅助天道,这不已经承认了天道才是唯一的根本吗?晚辈愚钝,不解前辈真意,还请见谅,依晚辈看来,我辈修士若是不能承认天道是根本,那还修个什么道,整个修行界的一切不都成了笑话吗,若人道是根本,人还未诞生之前,这天地便已经有了,这无论如何都说不通,晚辈认为此问十分明朗。从来都只能是天道为主,为本,人道为从,为辅。”宋含章斩钉截铁地答道。
青衣人没有反应,只是在等,等着另一个人的回答。片刻后,陈和回应道“含章所言句句在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