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的确良并不良
卢晓熙选中了那块深蓝色的棉布后,又看中了三款布料,分别是跟深蓝色布料差不多的黑色布料,以及摸着略薄的卡其色和米灰色。
李玄宇心疼钱,在卢晓熙软磨硬泡下才同意做两条裤子。考虑到深色耐脏,就选了深蓝色和黑色布料。
罗阳只打算做一条裤子,在卢晓熙的建议下选择了深蓝色的料子。
李玄宇劝卢晓熙也一起做两条裤子,却被她搪塞过去。
中年男人用皮尺给两人量了尺寸,扯了布料。听卢晓熙说还要做衬衫,就推荐起了店铺里‘最高档’的的确良。
罗阳有些吃惊:“咱们县里也有的确良了?这东西最开始只有南边有,后来才在京城、魔都买开了。那会儿想抢件的确良的衬衫,老不容易了。”
中年男人听他是个懂行的,立刻笑着说道:“一听你这同志就是大城市来的,咱们清河县这是第一次卖的确良的布料。
总共就来了十二匹。五匹白底儿带碎花的,七匹纯白的。两个百货各领了两匹花的三匹白的,剩下一匹白的一匹花的,就在我们店里了。”
说着中年男人拍拍那两匹的确良:“大前天才拿到店里,今天就剩下一少半儿的料子了。我估计用不了几天,就得抢光喽,下一次什么时候能来的确良的料子,还不知道呢。”
卢晓熙曾看过一些后世报道,据说建国后国内老百姓大部分穿的、盖的都是全棉制品。直到我国引进了不少化纤设备,才引发了国人在‘穿衣’上的变革。
有些人觉得‘的确良’是七十年代才在国内出现,其实六十年代初期,‘的确良’就开始在京津沪小批量试制了。
由于当时国内还没有从石油到化纤的生产能力,只能靠进口涤纶纤维来开发‘的确良’,后来又靠进口聚酯切片来制造涤纶纤维。
所以生产出来的‘的确良’产品都尽量用于出口创汇。就比如京城产的冰山牌漂白‘的确良’、天坛牌衬衫等等。
少量在大城市上市或出口转内销的‘的确良’料子、成衣,那都是排大队抢购的紧俏货。
直到七十年代,国家决心大手笔引进石化装备,发展化纤工业全产业链,魔都的金山石化等大厂陆续建成,曾是高档商品的‘的确良’才逐渐开始普及。
卢晓熙隐约记得,似乎就是七六年到七九年的这段时间,国家进口了不少化纤设备。
因为的确良挺阔不皱、结实耐用,越发受到广大民众的欢迎。也是因为生产的‘的确良’产品多了,清河县这样的小县城才开始卖起来。
卢晓熙可没有当下人们对的确良的那种追捧,这东西说白了就是种合成纤维织品。五十年代就在国际上开始流行了,也称‘达可纶’、‘涤纶’。有纯纺的,也有跟棉、毛混纺的,通常用来做衬衫。
据说这种面料最初在广东被唤作‘的确靓’,传到北方后变为‘的确凉’。大家在使用后发现这料子看着薄,但不透气。穿起来‘的确凉’并不凉快,于是又根据它结实、耐用等优点,改成了‘的确良’。
中年男人显然对‘的确良’十分推崇,夸这料子是‘经洗又经晒,经拉又经拽’。
卢晓熙只是暗暗摇头,这玩意不吸汗、不透气,按后世人的观感,它应该叫‘的确不良’才对。
比起的确良,卢晓熙还是更钟爱纯棉吸汗的衣物。这种天热闷,天冷透,出汗就往身上粘的料子,她真是敬谢不敏!
李玄宇听‘的确良’结实耐用、容易洗、干得快,还有点儿动心。可一听价格一块好几,立刻就熄了想买的心思。
中年男人主动介绍的确良给卢晓熙三人,也是看三人花钱痛快。
的确良这东西虽然只收一半的布票,但架不住贵啊!虽然这几天就卖出去大半匹;但县里能舍得花一块多钱扯的确良料子,在他们这做衣服的,也就那些人了。
剩下这些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