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我在明末有支无敌军团 > 第234章刘明遇的命脉

第234章刘明遇的命脉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完全没有成本上的优势,而是拥有这条滦河的控制权,那么无论是经渤海联通江南,或者是利用海路联系东江镇、登州都有着绝对的天然优势。

刘明遇用了小半个时辰的时间,将滦河的重要性向刘宗周阐述清楚,当然,这并不是打着发展经济和倾销商品的旗号,而是打着方面移民的旗号。

“卢大人自关内而来,麻烦刘大人去迎接一下,在这回来的路上,您探探卢大人的底,本侯能不能迁西、迁安、卢龙、昌黎、滦县、乐亭六县之内,沿河建立移民补给点,若无粮食和衣物补给,这些百姓恐怕到不了宽河,就要死伤惨重了。”

刘宗周也是一个聪明人,他隐隐约约刘明遇的用意应该不止于此,他要在滦河出海口的位置,要购买地。而且买的还不是一点半点,而是足足一万六千亩。

不过,刘宗周没有详细追问刘明遇的意图,他躬身道:“下官明白!”

刘明遇天生就是劳碌的命,在明代呆了这么久,他最深的感触就是文盲真多,多得丧心病狂!一百个人里也不见得找得出一个能读书识字的,也难怪古代读书人的地位那么高,都成了野生华南虎那样的珍稀动物了,地位能不高吗?太祖曾对全国那高达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文盲率目瞪口呆,如果把这太祖弄到明代来,对着这不知道有没有达到百分之三的识字率,他肯定觉得自己接手的摊子实在太完美了,十个人里就能找出一个识字的!

当然,后世的最伟大的壮举,不是把人口翻了一倍,而是接受教育的人口比例已经提高到接近百分之九十,读书人不再是珍稀动物了。

打破明代的士绅、资本和地主阶级联盟,最好的办法,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进行全国扫盲,让高高在上的读书人变成兔子,泛滥成灾,当读书人为了一日三餐奔波的时候,他们就没有精力激扬文字,指点江山了。

这不得不说,刘宗周来到宽河最大的贡献,那就是提高了宽河书院的师资力量,刘宗周也不知道他是灌了什么迷魂汤,从绍兴府一口气忽悠了四十七名穷秀才。

当初这些秀才来到宽河的时候,他们几乎与普通的流民乞丐没有区别,全身散发着恶臭,衣衫褴褛。

大明虽然对读书人有着免税的特权,不过并不是所有读书人都免税,而是必须中了举人以后,那是举人才有的权力。秀才除了享受贡米之外,没有其他权力,而且需要过了童子试才有贡米。

刘明遇就让人粗暴地将这四十七名考了半辈子都没有考中举人的老秀才撵进了澡堂,他真受不了这帮家伙身上的汗臭了,都快变成移动的生化武器了,为了自身安危着想,还是早点将他们扔进澡堂里好些。

有了这些秀才担任老师,宽河书院现在的学生已经突破了五千人,只不过这些学生,还在识字阶段,根本派不上用场。

宽河书院的白天,永远属于普通学生,而晚上,则是属于成年人,为了提高宽河人民的学问,刘明遇就效仿后世,开设了夜校。

至于夜校,分为农艺班、厨艺班、养殖技术班、木工班、铁工班、会计班、商务班等等之类,这些成年人教育,主要是自愿为主,毕竟,读书确实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

可是夜校教授的东西,不仅仅是识字,而是相当一部分都是专业方面的技术问题,只要参加农艺班学习,学会了以后,可以成为农业局的技术员。

将来四州十五县成立以后,县以下将按照十户为一甲,十甲为一保,十保为一镇,设立若干镇,每个镇设一名镇长,一名镇守,一名农技员,这三个人是一个镇的领导层。

从夜校参观回来,杨纤纤站在门口,拿着鸡毛掸子给刘明遇弹灰。

刘明遇有些不解的问道:“现在外面冰雪覆盖,所有的烟尘都被封冻住了,我身上不脏啊!”

杨纤纤浅浅一笑道:“相公,这可不是真的怕有灰,您没看要是您白天回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