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扬明 > 第1338章 英烈祠(下)

第1338章 英烈祠(下)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吾皇圣明.."

不知过了多久,兵部尚书孙承宗的长叹声于阁中悠悠响起,神色复杂无比。

如若不是亲眼所见,他断然不会相信,在大明两百余年的国祚中,朝廷竟是从未大规模为阵亡士卒修建过"忠烈祠"。

作为主管天下兵马大权的兵部尚书,孙承宗觉得自己有些失责,有些对不起那些默默战死在战场的大明儿郎。

"若是二位觉得没有不妥之处,我等便携手进宫面圣吧,宫中王公公已是派人来催了数次.."

见得兵部尚书一脸激动之色,徐光启原本有些紧绷的心弦终是彻底放松下来。

大明虽然也曾为有功将士修建过"忠烈祠",但多以祠堂的形式存在,一般也都是由地方官府出资,自行营造。

但依着天子的意思是,在辽东萨尔浒,赫图阿拉,陕北榆林这等战场故地,修建八角厅,将阵亡将士的名讳尽皆记载。

自建州女真于赫图阿拉崛起之后,大明在辽东阵亡的将士不计其数,即便是粗略估计,也得有二三十万。

如此浩大的工程,莫说历史上从未有过任何先例,纵然是有些先例,对于新晋的礼部尚书徐光启来说也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故而在过去的几天中,他除却翻阅典籍,寻找历朝历代关于"忠烈祠"的记载之外便是与兵部尚书孙承宗核查兵册。

现如今,总算是有了些许成果。

"如此甚好,进宫面圣.."

闻言,孙承宗便是不假思索的说道,不待身旁的老搭档有所反应,便是急匆匆的朝着外间走去。

"景会兄?"望着仍是迟迟没有起身的户部尚书,徐光启心中不由得咯噔一声,略微迟疑的轻语道。

同为朱由校倚重的心腹之一,他虽然不似孙承宗,毕自严等人于朝野上存在感那么强,但也知晓如今大明所面临的种种困局。

主持修建忠烈祠所面临最大的困难,既不是"无先例可寻";也不是核查阵亡将士的名册,而是银钱。

若是没有足够的银两,纵然他将一切章程议好,兵部将阵亡将士名单编排成册,工部将营建"英烈祠"所需银两核查出来,仍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毫无意义。

"南直隶那边倒是新解来了一批银两,应当够修建忠烈祠所需了.."

少许的沉默过后,一袭红袍的户部尚书毕自严终是缓过了神,微微摇了摇头,在徐光启有些惊喜的眼神中说道。

有了毕自严的这句话,修建"忠烈祠"这事便是板上钉钉,并且自己作为营建"忠烈祠"的话事人,十有八九会被记载入史书之中。

后世之人无论是从书中了解到此事,亦或者亲眼得见"忠烈祠",都绕不开自己的名字。

从某个角度来说,毕自严这寥寥一句,足以令其"流芳百世"。

"别让皇爷久等了,我等先行进宫面圣。"

兴许是猜出了徐光启心中的想法,还不待其开口致谢,毕自严便是微微摆手,声音颇为苦涩的说道。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

在过去的几年中,大明真可谓是"内忧外患"不断,不但辽东建州女真及漠南草原的蒙古鞑子虎视眈眈之外,就连西南土司,海外夷人都是不甘寂寞,甚至陕北还闹出过多次"民乱"。

如若不是天子运筹帷幄,通过改革吏治以及整顿漕运,令得大明枯竭的财政焕发了些许生机,并在宗室手中获得了不菲的"支持"的话,只怕大明早已不堪重负。

就前些天,天子居然还要自登莱及天津派遣水师,准备将"野心勃勃"的福建副总兵郑芝龙缉拿归案。

幸得司礼监秉笔王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