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0章 塞王?
深秋的天气本就诡谲多变,昨日气候还算宜人,到了今日便是大雨倾盆,原本热闹喧嚣的北京城街道行人寥寥,唯有位于长安大街的"信王府"还算热闹。
与外间的坏天气不同,信王府中的气氛倒是颇为热切,一众宫娥内侍簇拥着再过几个月便要年满十六岁的朱由检立于一张大明疆土面前,脸上的神情均是有些兴奋,眉眼之间还夹杂着一抹兴奋。
因为是白天的缘故,正厅之中并没有点燃宫灯,但为了信王着想,仍是在角落处放置了几个熊熊燃烧的火盆,故而即便外间大雨倾盆,官厅之中也没有丝毫湿冷的感觉。
随着年龄的增长,朱由检也逐渐褪去了脸上的稚气,举手投足之间愈发与他"执宰天下"的兄长相像。
"王伴伴,本王听说蒙古大汗林丹巴图尔请降了?"
盯着面前的疆域图好一会,一身亲王袍服的朱由检方才凝神问道,虽然装作无意间发问,但他的声音中却隐隐有些发抖。
依稀记得,彼时尚且有些年幼的他,在一些"先生"的教唆下,曾一度对自己的皇兄产生诸多不满,认为其苛待宗室,信重武人,穷兵黩武,非明君之像。
在这些人的教唆下,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他不止一次的萌生过"取而代之"的野心。
但因为自己皇兄的种种手段,这种不足为外人道也的野心终是"无疾而终",终日陪伴在自己身旁的"先生们"也大多惨淡收场。
兜兜转转数年,皇嫂已然诞下皇长子朱慈燃,大明国本已定,朝廷又屡战屡胜,对外将不可一世的建州女真平定,对内则是将一些心怀不轨,试图犯上作乱之人镇压。
如此局面下,不管是否心甘情愿,朱由检终是收起了心中的野心,准备当一名青史留名的"盛世贤王"。
尤其是这几天,坊间都在传闻蒙古大汗林丹巴图尔请降,这无疑让他滋生出了另类的"野心",他要效仿国朝初年的九大塞王,替大明坐镇边陲,看管这些蒙古鞑子。
"殿下所言正是,"先是一脸激动的点了点头,随后信王府总管太监王承恩又补充了一句:"听说已然派人来京洽谈了,礼部那边也在做准备了。"
历朝历代,对于四海宾服这等大事都是看的极重,遑论是蒙古大汗请降这等匪夷所思的要事。
要知晓,那蒙古大汗林丹巴图尔可是所有蒙古人名义上的"共主",其地位几乎可与紫禁城中的天子比肩。
如此之举,定然能一举颠覆大明与蒙古彼此对峙两百余年的局势,也彻底奠定双方的身份高低。
"大伴觉得,皇兄会放本王出京吗?"
沉默了少许,信王朱由检的脸上突然涌现了一抹潮红,有些急切的朝着身旁的太监问道。
他一切的"豪言壮志"都是建立在能够顺利出京,并且就藩边陲的前提之下。
但国朝传承两百余年,除了太祖曾封自己的几个儿子为塞王,坐镇边陲之外,再也没有宗室藩王坐镇边陲的旧例。
更令朱由检有些不安的是,自己的皇兄一向不按常理出牌,对待宗室的态度也有些耐人寻味。
对于草芥人命,祸乱地方的韩王,蜀王,楚王等人他可以毫不犹豫的将其处死,但对于响应国政的代王,周王等人他又施以怀柔,允准这些宗室出城行走,给予了他们心心念念的自由。
除此之外,便是自己的皇兄御极已然六年有余,但瑞王,桂王,惠王三位万历皇帝的子嗣至今还居住在京师冗杂的"十王府"中,尚未出京就藩。
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只有这三位"叔叔"就藩之后,他才有可能外放出京,成为真正的宗室藩王。
"殿下,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