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寻觅千年 第七十一章 锋芒初显
讲学先生提的种种思想,屈原都能在先生的询问中对答如流,而且见解非凡,除此之外还指出了先生提出思想学术的问题点。
不愧当这个文学侍郎,可以担任助教级别的了。
只可惜屈原出来还是很虚心求教,待人毕恭恭敬,更是愿意虚心听着讲学先生们的道理。
但其实愼到早就和这些先生讲过了,屈原作为提选的文学侍郎,要把他当讲学先生培养,在强化他的学术思想。现在和太子一同听课也知道为了让他适应,在他知晓讲学先生讲学的方法,不出两年定要跟随他一起讲学。
进入讲室的愼到缓缓落座,旁人顺势摆放好笔墨,案上放了一些书籍。而学子们坐在下面,桌子上也备着笔墨空白竹简。一双双期待的眼睛等候着愼到的发言。
愼子捻了捻胡须,抑扬顿挫的讲解着自己所著书籍。
“循自然,顺民情”讲学第一句直接开门见山,避免学子疑惑。
不等众人对这六个字展开讨论,他就继续讲解细节,愼到讲解道“天道因则大,化则细。因也者,因人之情也。这句谁能来解释解释”
见讲室安静,众人不语,他又继续将这句话给各学子解释出来:“天道因为遵循自然规律的缘故,就非常广大,如果人为的加以改变,就会缩小。什么是因循?因循就是要遵循自然运转的规律,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这也是最符合人性的,也必定符合民情。”
“人莫不自为也,化而使之为我,则莫可得而用矣。”
愼到继续提问,眼睛环视坐下学子。
随后屈原开口解释着:“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人都乐意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如果外力强制干涉他们,让他们做自己不喜欢的事且被迫为他人服务,那么这个社会注定不能物尽其才、人尽其用。”
愼到感到满意,点头以示赞许:“不错,先贤正是认识到这个规律,他们才会在使用人才的时候加以区分,给个体以充分的尊重,而不是让他人强制性地接受自己的安排。
愼到补充了屈原的解释继续往后讲:“是故先王见不受禄者不臣,禄不厚者,不与入难。人不得其所以自为也,则上不取用焉。故用人之自为,不用人之为我,则莫不可得而用矣,此之谓因。”
说完后愼到故作停顿等着有人主动解答。
陈相悠悠开口:“如果人人都能够做自己喜欢做的工作,不要求他们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那么天下的人也就都能物尽其才,人尽其用了,这也是符合自然规律的,也必定是符合民情民意的一种最好安排。”
愼到很满意,拈了一把胡须,点头呵呵笑着,对陈相说道:“很好,看来你已经理解了”
屈原随后升华了愼到的思想,也开口解释到:“所以用人应该遵循规律。人能够“自为”,而非“用之为我”,其实是一种非常人性化的安排。在这种安排下,人的才能可以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他做事情时不是为他人,而是为自己,因为这个事情他自己本来就非常喜欢。如果人人都能够这样,那么还会问什么发愁呢,还会担心有人在其位不谋其事吗”
在各自的争辩中,时间过的真是快。
而屈原如此表现更是激发了熊槐好奇心,他还是见识到了屈原的博学强识。
愼到很快的讲解完了第一篇章,留众学子继续讨论,而自己离开了讲室。
随后有管事的过来,示意大家安静片刻听他说。
等众人安静下来之后。管事高声说道:“诸位稍安勿躁,各自先休息一炷香时间,先生很快回来,请等会,稍候的内容更是愼子的经典言论”
讲室还是一片热闹人声鼎沸,不知不觉过的快有一刻时辰了,这时愼到抱着几卷书进来了。
在众人的期待中原本吵闹的讲室突然间变得安静了。
愼到清了清喉咙开口道:“诸位久等了,我们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