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游子
李东来说出了广大吃瓜群众的心声,毕竟装逼打脸才是永恒不变的追求嘛!
刚要进家属区的时候,收发室那边在喊,钟主任,你的电报!
钟援朝接过电报的时候,还十分感慨,这种最具有年代感的通讯方式,即将随着科技的进步成为历史。
电报的内容很简明额要:弟、妹十五日离。
没有多余的一个字,甚至最后连个家都舍不得加上,就为了省这两毛钱。
值得注意的是,国家定价,电报一个字不到一毛五,老家那个地方却要收两毛。
据说,有的地方还收过一块钱一个字呢!
援朝哥,电报里有什么急事吗?李东来知道一般是家中有急事才会发电报。
李东来淡淡说,我弟和我妹要来了!
语气虽然平淡,但能听到当中的喜悦和期待。
钟打印挑完了最后一挑的粪,把菜园土里的菜给浇了。
天不亮就起来干活,钟打印恨不得把接下来一年的活都给干了。
浇完菜园子,水缸里的水也得去井边往家里挑。
叶蓁不知道何时已经站在堂屋门口看着老二的背影。
兄弟姐妹四个,老二的背影最像父亲,重重的担子,压垮的腰。
钟晳颜正把从昨天从蚕茧站煮熟烘干的花生装了一大口袋。感觉出了省,就吃不到这么好吃的花生了。
妈,下一季的蚕别喂了,你眼睛不好,挑蚕子的时候看不清楚。
叶蓁回过头来温和地笑笑,替儿女收拾行囊,不是有你爸爸吗?
爸爸?
钟晳颜朝父母房间那边看了看,别人家死人了,他要去,别人家修房子他要去,别人家打捶割捏(打架)他也要去,哪有时间帮你?
钟晳颜憧憬了一下外面世界的美好生活,在家村里一年才挣多少?我跟老二出去,一两个月就能挣家里一年都挣不到的钱。
别的父母对这样的话通常只是撸撸嘴,难听地泼上几盆凉水。
可是叶蓁就是相信子女,无条件的那种。
这给予了儿女充分的信任。
钟晳颜盘算着自己的计划,我和跟老二商量好了,老家的地平不用打,挣到钱,先修房子。
我们家以后要成村里第一个盖楼房的人。
哼
从里屋传来冷哼的声音,不是钟富不相信女儿,而是觉得他们这么显摆没有必要。
钟富是道德标杆,是村里人敬重的书记。
要是钟家成了全村第一个盖楼的人家,不得被人戳脊梁骨?
钟晳颜撇撇嘴,然后扯着嗓子喊,爸,你有什么话就出来说,躲屋里哼什么哼!
钟富生气,大儿子当年走了,没了种地的劳力。
三丫头不嫁人,现在也要走。
钟老二倒是个种地的料,结果还是心心念念地要出去找饭吃。
剩下一个钟老幺,还是块读书的料子,气人不气人。
想想以后的日子,钟富感觉不到任何的快乐。
喊了一嗓子,钟富还是赌气不出门,钟晳颜也就放弃了。
钟打印嘿哧嘿哧地把装满水缸的最后一挑水挑进了灶屋里,哗啦啦地倒进缸子。
老三,水开了!
钟晳颜在身上擦了擦手,拿瓜瓢往墨绿色的军用水壶里掺水。
钟老二傻乎乎地拿手扶水壶,被钟晳颜嫌弃地骂,爪子拿开,毛给你烫落!
兄妹二人在灶屋里张落,又煮了四碗面,三个人吃。
短命的摇着尾巴,坐得离桌子比较远。
这条狗子也知道只有离得远才能看得见那碗没人吃的面。
可是坐远了又闻不到味道,于是它总是在坐远和坐近当中来回纠结,时不时地还抱怨地发出嘤嘤的声音。
母亲和儿女谁也没说话,只不过时不时地会看一看那碗坨掉的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