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题做对了
道。
今日顾大儒竟讨论起这君臣父子的问题,不正是这一次院试的考题么。
柳士原和赵祺那当真是尖着耳朵听着,他们好不容易得到考卷,但答的题,却不是出题之人教的,所以答题是不是最正确的呢,这关系到他们这一次的秀才试。
只是这一次的公开讨论,却不是这么浅显的,提出一个观点,众人前来探讨,从中开启他们的眼界,通过互相的讨论,得到更多的见识,也了解这类题目是可以通过各种形式解答的。
再有德高望重的顾大儒来点评,便能借此机会教导他们正确的理念,这是书本上学习不到的,也是一般私塾县学里学不到的,更是寒门弟子的短板,就如范子居说的。
要什么没什么的寒门子弟岂能与同样用功学习的权贵子弟相比较呢,即使是天才,权贵子弟当中就没有天才么?
柳士原听着各方才子们的争辩与观点,当真是将他的思维打开了。
他先前做答取中庸之道,那当真只是权宜之计,若是乡试出这么一道题,那他就做错了。
是以法家思想还是儒家思想,一时间在课堂上讨论开来。
顾大儒只静静地听着,这会儿的范子居也不说话了,面色略显严肃。
等底下争辩的差不多了,顾大儒方开口问道:“你们观点是以什么为根据?是朝中邸报,还是家中长辈,或者你们的夫子所谈论的?”
这一下底下高谈阔论的才子们都不敢接话了,这些都有,没有这些,也不会有他们今日坐在这儿。
顾大儒似乎也并不是想让他们作答,只说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每年这个时节,会有不少大儒带着弟子游学。”
“咱们巴东郡地方虽偏僻,不够繁华,但却重视学识的,若是有机会,可以跟着夫子多出去游学。”
这话说动了不少才子们的心思,只是大部分还是没有这份闲钱,寒门出身的却只得默了声。
顾大儒最后将这个话题来了一个总结,国在家前,有国才有家,君在臣前,有君才有臣,父在子前,有父才有子。
忠义难两全,却仍旧要做选择的,但忠在义前,忠为国之大,义为家之小,这是当代人该明白的道理。
这个题是简单的,但也是考验读书郎的第一道门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