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科幻灵异 >回到明末搞基建 > 第二百五十一章 拿下居庸关

第二百五十一章 拿下居庸关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强地的征兵运动轰轰烈烈地进行着。

尤其是在占领了整个大同府之后,打通了南到山西、西到陕西的通道。

山陕一带,连年干旱,士绅趁机囤积居奇,吞并土地。

朝廷不但不能减税,运粮赈灾,反倒因为各地用兵,国库空虚,不断加征税收。

以至于失去土地的农民越来越多,租赁地主家的土地,扣除租子以及给朝廷缴纳的赋税之后,连饭都不够吃。

甚至大量土地干旱绝收,更是民不聊生。

百姓被逼走投无路,饿殍遍地,卖儿鬻女,数之不清的百姓离开家乡,去讨活路。

有的人老实,饿死在路上;有的为了活命,抢劫富户;更有人铤而走险,揭竿而起……

山陕流民遍地,最不缺的,就是人手。

只要能有口饭吃,他们敢跟着流贼去跟官兵拼杀。

军政府打通这个通道之后,人口问题顿时解决,而且,异常地廉价,只要给口饭吃,人手要多少就有多少。

赵诚当然不会放过这个人口红利期,用每天管两顿饭的承诺招揽流民,数量不设上限,来多少,收多少。

留守强地的第七军团人数率先扩充到一万人,其中一千人装备的是李氏步枪,四千人装备米-2步枪,还有五千人则是装备冷兵器。

除了李氏步枪是赵诚从系统商城中购买之外,米-2步枪和冷兵器都是强地生产的。

现在,蒸汽机发明出来,首先就是应用于兵工厂。

兵工厂的生产效率大大提升。

在学校中学习了几个月的青年学生,最精英的一部分,也是加入兵工厂,在兵工厂实习,制造武器。

人类历史上,每次都是在遇到战争的时候,科技发展最快。

因为在战争中,有迫切的需要去研究武器。

高尖端的武器,带动科技进步,在战后应用到民用方面,往往引起科技革命。

还有一部分青年学生,进入到各个工厂,成为业务骨干。

大部分青年学生,则是进入到征讨军。

让学生兵成为征讨军骨干……这是大帅说过的话。

赵诚一声令下,整编完成的第七军团在军团长郑强的带领下,开拔进军开平中屯卫。

从宣府镇向东,想要到顺天府,需要越过一道长城。

这道长城,对于朝廷来说,相当于是心理防线,一旦攻破这道长城,一日之间,大军就能到了京师城下。

这时候,赵诚有两个选择,第一是低调一些,让大军南下,绕道倒马关所,或者是井陉。

倒马关所现在征讨军的掌控之中,出了倒马关所,向东就是保定府,从保定府北上,绕道天津三卫,就是开平中屯卫,也就是后世的唐山。

这样走,麻烦一些,但是,对朝廷的撼动要小一些。

只要让东方商号的人在京师花些钱,买通内阁的人,甚至可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让崇祯感觉不到什么危机,让朝廷对这件事情视而不见。

另一个选择,则是高调一些,直接从宣府镇东进,打破居庸关,大大方方地进入顺天府,直插开平中屯卫。

居庸关是守卫京师的西大门,是京师的最后一道防线。

一旦居庸关被打破,绝对天下震动。

到时候,崇祯很可能会没有其他选择,直接下达勤王的命令,让天下兵马进京勤王。

崇祯五年的大明,天下忠君的兵马还不少,只要崇祯一声令下,就会有多路大军进京勤王。

崇祯一朝,京师曾经数次危机,各地来勤王的兵马很多。

只不过,真正勤王的兵马,往往最后都没有好下场,以至于到了最后,肯来勤王的越来越少了。

但即便如此,到了李自成兵临城下,大明要灭亡的时候,崇祯下了勤王令,依旧有大军动身。

比如左良玉,派了几千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