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一章 朝廷紧逼,断粮断饷
但毛文龙的血泪申诉,并没有打动崇祯皇帝。崇祯皇帝不仅今年断饷,还要停发整个崇祯二年的饷粮,作为对毛文龙天启年间冒滥超额的扣除。
也就是说,断绝粮饷没有期限,什么时候把冒滥超额的扣完,什么时候再恢复发放。
毛文龙再向登莱要今年的加派, 却遭王廷试拒绝,说去年加派已发放,今年登莱撤掉巡抚,加派根本没收。
就是睁着眼睛说瞎话,告诉你要钱粮没有,乐怎地怎地。
崇祯和朝堂大佬操控, 体会圣意的登莱道王廷试冲在最前面,这是要把东江镇军民逼到饿殍遍地的绝境。
平辽灭虏用不着你了,不听话不是,看怎么搞死你!
只有身处那个时代,联系着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的事件,才会明白崇祯和朝廷打的算盘,才能揣摩出他们心中所想。
有“五年平辽”的袁督师,僻处海外、难以节制的东江镇和毛文龙,已经不重要。要么干废,要么覆灭,崇祯完全不在乎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了。
而袁督师也交出了上任以来的第一份战绩,收复了锦州、大凌河等城。嗯,说是收复,应该说成接收,或捡破烂儿更确切。
锦州、大凌河等城已经被拆成了残垣断壁,建虏都不稀罕去占,袁督师又象宝儿似的给拿了回来,并当作战绩向朝廷上奏。
好啊, 真厉害呀, 不枉朕全力支持, 袁崇焕真有两把刷子,一下子就在辽西向前推进了百多里,光复了好几座城池。
崇祯很高兴,扳着手指头算日子,五年平辽,从哪天开始算呢?
哦,崇祯还得扳着手指头算算钱财。袁卿家要重修锦州、大凌河等城,这得给呀!
不仅皇帝高兴,文官们也高兴,朝廷拔款水过地皮湿,又能捞上一笔啦;辽西军头也高兴,这资源到了辽西,可是他们独占,没人跟他们抢了。
没有丝毫的斩获,连一颗首级都没捞着,占了几座废墟似的城池,让大明财政背上了更沉重的负担。
这就是袁督师收复锦州、大凌河等城的意义,不是短期的,而是长期的负担和拖累。
历史上,因为锦州等城,大明九边精锐丧失一空,并完全失去了对后金的战略主动权。
毫不掩饰的冷笑声中,郭大靖把朝廷邸报扔到了一旁,端起茶碗喝了两口。
崇祯的愚蠢,文官的贪婪,正在把大明推向崩溃。
向辽西倾尽资源,影响的难道只是东江镇吗?
辽饷再次加征,苦的是平民百姓。特别是大灾害肆虐的西北和中原,被逼得家破人亡、仓惶逃荒的流民,有多少人将成为路边饿殍?
各地边镇被削减饷粮,导致军人如乞丐般凄惨,既不能养家糊口,自己的吃穿也成问题,哪还有奋勇厮杀的战力和意志?
这是连锁性的反应,只能使大明的情况更加糟糕。而坐镇辽西,也知道“五年平辽”是扯淡的袁督师,难道不是罪魁祸首?
“朝廷竟然又断了粮饷?”刘奇士坐在椅中,一条腿却搭在扶手上,全无形象地摸着脸上的胡须,紧皱着眉头。
刘兴祚苦笑了一声,说道:“多亏收复了金州,又获得了丰收,东江镇军民倒是不用太担心吃饭问题。”
“这还不全是大靖的功劳。”刘奇士手按着茶碗,轻轻叩击了两下,岔开了话题,说道:“前前后后,已经增加了两千骑兵。我看,飞骑暂时不用再扩充了。”
郭大靖觉得刘奇士似乎在给他省钱,或许也是朝廷断绝粮饷的缘故。但他并不想吝啬,钱不就是花的。
况且,以后的物价上涨是肯定的,现在买还便宜不少呢!
朝鲜、山东、北直隶,几个月来从这三个渠道总共购进了将近三千匹马,均价保持在二十两以下。
由于是多渠道,又是分批购买,倒没有引起地方上太大的物价波动,也没有引起什么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