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三章 环境改变人
要靠自己打造的火枪装备成千上万的部队,短时间内根本做不到。可战事如火,又等不得。
所以,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从外采购成了最快的办法。不管是西夷,还是朝鲜,都是不可或缺的供应方。
而葡人的澳门卜加劳炮厂,在当时号称“世界最好的铸炮厂”,不仅亚洲国家纷纷来采购,英、法等欧洲国家也时常光顾。
卜加劳的儿子万奴·卜加劳在内港河边新街附近的麻雀仔街,还开设了“万奴行”,专门从事军火交易。
但火炮火枪的生产制造并不全由葡人亲自来做,比如铜炮由葡人制造,铁炮和火枪则由中国人代工。
因此,很多中国工匠都学会了铸造技术,后来也使得广东成为明末冶铁铸炮的重要基地。
闽粤出精铁,林天生便和郭大靖说过,特别提到了佛山,冶铁业更是发达,质量也最优良。
郭大靖倒是想从广东或福建招募工匠,扩大军工的生产。可辽东战事激烈,南方却要安全得多,除非花费重金,否则没有多少人愿意来。
由于资金所限,郭大靖也只得放弃了从南方招募工匠,而立足于从东江镇内部挑选和培养。
时间花得长一些,但也值得。聘请的葡人技师还算尽职尽责,铸造火枪的技术也不算高精尖,学会并能仿制,并不算太困难。
当然,这其中还有郭大靖的指点,能够少走弯路,并在一些关键环节上,起到很大的作用。
毛文龙和陈继盛既然看到了火枪的优点,并要大力装备推广,这也是郭大靖所希望的。
至于钱财,哪怕毛文龙拿不出来,郭大靖也会尽其所能地予以帮助。
东江镇是一个整体,郭大靖是其中的一分子。在辽东战场上,也是郭大靖最值得信赖的友军和助力。
没有整体实力的提升,光凭郭大靖的所部,就算武装到牙齿,也不能实现他的计划和理想。
当然,郭大靖不会满足于游击的官职,更不会满足于只有几千的人马。他在付出的同时,也在不断地提升自己的威信和影响力。
现在已经确定他会领一协九千人马,这也不过是他实现的一个小目标而已。
哪怕东江镇三万六千的额兵,都在他的麾下,听他的号令指挥,离他的终极人生目标也还差得很远呢!
军议已定,明天开拔撤回,众将纷纷起身离去,陈继盛却把郭大靖留了下来。
一个名义上的总坐镇,一个实际上的总指挥。旅顺堡也是一样,只不过换成了毛文龙和李维鸾。
“关于金州驻军两协的事情。”陈继盛开门见山,微笑着说道:“毛帅已经决定,你和李维鸾各领一协,所要整编的部队呢,有各岛的人马,还有本部的尚可喜、李九成等将领。”
郭大靖恭敬地听着,知道陈继盛是想先听听自己的想法。
毕竟将领之间有亲有疏,甚至可能有隔阂和仇怨,不搞清楚就捏到一块儿,难免出问题。
其实,郭大靖倒不是很挑,也没和其他的将领生出什么嫌隙。
哪怕是尚可喜、孔有德等臭名昭著的汉奸,那也是历史上的事情,他现在已经看得很开。
郭大靖不是为尚可喜、孔有德等汉奸的叛明进行辩护开脱,但也认为确实事出有因。
环境改变人,郭大靖坚信这一点。不仅仅是那些历史上叛明投金的汉奸,他自己也在改变。
一个蒸蒸日上的团体,自然会吸引更多的人,围绕并团结在一起。颓废不堪、处事不公的氛围,也自然让人心生怨忿,离心离德。
东江镇的崩溃瓦解,原因很多,朝廷的苛待压制,皇帝的刻薄无情,毛文龙的被杀等等。
但郭大靖相信自己会营造出好的环境,不靠朝廷,不靠皇帝,用不断的胜利来鼓舞,打造出一个精诚团结、奋发向上的坚强团体。
陈继盛还在继续说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