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六章 禁海,亲征的打算
“宁锦之战时,袁大人只能龟缩城中,不敢东援锦州,已被先帝斥为‘暮气难鼓’。如今再修锦州、大凌河,花费钱粮无数,难道又要重蹈覆辙?”
在东江镇的地盘上,郭大靖批评袁崇焕,顶多算是不合制度,却也称不上什么大罪。
下级与上级意见不合,打官司打到皇帝那里,这在大明也并不稀奇。
郭大靖并不隐藏自己的观点,就是这么直通通地对方正化言说,就是抓住了这一点。
蓟辽督师虽然是上级,但却不是郭大靖的直接主官。辽镇与东江镇的矛盾早已有之,郭大靖的话可以说是牢骚,而受到的不公却也是实实在在的。
方正化面沉似水,郭大靖提到先帝,已经明显有了对崇祯的埋怨。最起码,有指摘皇帝识人不明的意味。
正在此时,亲兵匆匆而进,施礼之后,把新收到的通报递给了郭大靖。
郭大靖展开看了两眼,便起身走上几步,把通报呈给了方正化。
袁督师采取了各种手段来压制东江镇,这一次送来的消息,使他的意图暴露得更加明显。
崇祯元年十二月,袁崇焕令登莱严申海禁,“一切市贩船只不许私通”。
扣押东江镇应得的钱粮不算,袁督师还要切断东江镇外购粮食物资,与外界开展商业的路子。
在历史上,登莱海禁是对东江镇的“拦喉一刀”,毒辣之极。可现在,郭大靖已经洞察在先,提前做好了准备。可以说,袁崇焕打错了算盘。
带着讽诮的冷笑,郭大靖坐在椅中,静等着方正化看完通报,一时皱眉无语。
有我在,凶悍的建虏不能击败东江镇,阴险毒辣的控制封锁,也无法打垮东江镇。
方正化意识到东江镇,或者说是毛文龙,已经成为袁崇焕的眼中钉、肉中刺。
只不过,不知道这是袁毛二人的私人恩怨,还是朝廷授意袁崇焕对毛文龙下狠手。
“希望袁大人对建虏也是如此多管齐下、狠辣无情。”郭大靖嘿嘿冷笑,说道:“东江镇与建虏大战在即,袁大人还真是‘慷慨相助、雪中送炭’啊!”
这个时间禁海,封锁东江镇外购、商贸的渠道,方正化真的无力辩驳。
除非,建虏发动进攻的目标不是金州,而是锦州、大凌河。但从情报上看,以及认真的分析,这种可能性不大。
东江镇正要迎战建虏的大举进攻,蓟辽督师却无一船粮米物资的支援,还禁海封锁,说是与建虏勾结,也不足为奇。
郭大靖不再多说,起身告辞,留下方正化无奈叹息。
招数已经用尽了吧?郭大靖呼吸着清冷的空气,脸色沉静地走回自己的住处,象是没发生什么似的。
不过是登莱禁海,影响不大。从南方运来的粮食物资,依然是畅通的。何况,已经事先屯积了很多,足能支撑数月之久。
还有金州今年的丰收,军民们的吃食是能够保证的。只要有吃的,东江镇就不会乱,就能与建虏继续抗衡。
自以为是绝杀之招,没想到对东江镇影响甚小吧!
郭大靖坐进椅中,微微闭上眼睛,情不自禁地冷笑起来。
蠢不蠢?连知己知彼都做不到的袁崇焕,自以为掐住了东江镇的脖子,能够致毛文龙于死地,却是一场春秋大梦。
没错,袁崇焕一直活在梦里,自己编织的梦里。不知道被千刀万剐时,是否才从迷梦里醒过来。
郭大靖思虑片刻,取过纸笔,开始给军情部写书信。
东江军与建虏的大战即将开始,袁崇焕却对东江镇军民下手,这口气着实是忍不下去。
不管有没有效果,也要让人在京师散布谣言,让多疑的崇祯在心中产生芥蒂。
另外——郭大靖还有了一个设想,不管成不成,也会在战后进行一下尝试。既打朝廷的脸,又给袁督师抹抹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