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科幻灵异 >大明次子 > 第三百三一章 读书多是负心人

第三百三一章 读书多是负心人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士大夫,从古至今,还没有几个皇帝敢杀读书人的。有了秀才功名,就生员而言,犯罪了后是不能用刑的,即使是罪名很重,也只能报请当地教育部门取消功名之后,才能用刑。

再然后有使用奴婢的特权。尽管明朝中后期商贾富人养着一大帮奴婢,但是在明朝初期,朱元璋定规矩的时候,寻常人家里是不可以用奴婢的,只有秀才以上的功名和贵族可以。

再后有免劳役和赋税的特权。对于封建王朝来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差役和交税乃是国家根本,差役就是指百姓需要在县里面当衙役,或者去州府忙工程等等。但是秀才享受着不交税、不服役的特权。所以秀才可以在其名下挂很大片的田产,最高可以有80亩,不需交税。

最后是礼法特权,秀才是不可以和百姓坐在一起吃饭,百姓必须尊重秀才,以高规格接待秀才,庶民见了士绅要用官礼谒见。

这还仅仅只是秀才,举人,进士,那就更优待了,可是这些文人是怎么报答朱元璋的。

古人云:仗义多是屠狗辈,读书多是负心人。

这可不是讽刺,其实就在明朝末年,大清屠城的砍刀血还没干,在顺治二年已经有来自全国各地的秀才纷纷进京考取功名了。

在明朝没有灭亡之前,他们义愤填膺,忧国忧民,又是写诗又是聚会纷纷指责清军的残暴和蛮横。什么蛮夷之徒?什么犯我中华?什么汉统江山?说的一个比一个好听。

最后仅仅一个遥不可及的的乌纱帽,就令这帮曾经呼天喊地的文人彻底露出了原形。

那些曾经口口声声要与大明共存亡,饱读四经五书,满嘴仁义道德,什么君君臣臣的孔孟之徒,在官本位面前,膝盖比嘴更真实。

想当官没错,有自己的选择也没错。但不要表里不一,表面一套,背后一套。文章写得天花乱坠,朋友圈里君子之风。一转眼就什么都不是了。无论是先前在明朝做官的那些文人,还是进京赶考的那些秀才,他们哪一个不是这种口是心非的假大空之辈?

所以朱朗对读书人的印象并不是很好,朱朗认为这些读书人没有气节,不像宋朝的那些读书人,都有气节在身,也因为这样,马上朝廷要出一件大事,对于此时,朱朗选择了袖手旁观。

不过,这样也引起了太子和马皇后的不满。

...................................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