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举汉 > 第一百零三章 营垒 -

第一百零三章 营垒 -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请出刘修后,刘景将募兵的任务交给了他。

自古以来,游侠、恶少年群体便是天然的优质兵员,盖因他们皆身怀武艺,胆大心粗,好斗轻死,只要对其等严加训练,足可以成为天下一等一的精兵。昔日追随李陵深入胡地,转斗千里的五千步卒,便是“荆楚勇士、奇材、剑客也。”之后教射于酒泉、张掖,立时成为天下少有的精锐之师。

可惜刘宗之前一次就招募数百游侠、恶少年,蔡升再收拢百余人,临湘的负剑之徒差不多被一网打尽,余者不过十之一二。

没有了游侠、恶少年这个优质的兵员,刘修只好扩大范围,从大众之中招募士卒。

所谓“选士而无去取,是驱市人而战也。”这就是说,招兵而无选择取舍,等于是驱赶乌合之众作战。

相比于城郭之民,刘修更喜欢乡野愚夫,他认为乡野愚夫皮肉坚实,不畏辛苦,听从命令,易于训练。

不过乡野愚夫也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当兵,还要从中精挑细选出胆大之辈,因为“伶俐而无胆者,临敌必自利;有艺而无胆者,临敌亡其技;体壮而无胆者,临敌必累赘;有力而无胆者,临敌必先怯;俱败之道也。”其他皆次要,唯胆当先。

除此之外,在汉代要想当兵,对身高也有一个最低标准。当然,这个要求几乎可以忽略。

汉代继承秦制,选拔士卒还在沿用着数百年前战国时期的标准,身高超过六尺二寸即可,这个身高是一名十五岁少年的标准身高。荆南地区的人普遍较北方人矮小,但绝大部分男性身高都超过了六尺二寸。

对于兵员,刘景曾有意招募避乱于长沙的北方流民,前些年益州牧刘焉便收编了数万南阳、三辅流民,号称“东州兵”,战斗力颇为不俗。

刘修却将他劝住了,其理由非常充分,如果是像刘焉那样将北方流民单独编成一军,自然没问题,可刘景却想让南人北人共处一营,这简直就是天方夜谭一般,双方语言、习性、风俗……无一相似之处,时间一久,必生冲突。

刘景也意识到自己有些想当然了,在古代,人们的地域观念极强,晋代衣冠南渡,南人北人就互相讥讽对方为“北伧”、“貉子”,当即绝口不再提及此事。

刘景认为实力越强越好,并不介意多养一些人马。

得到他的授意,刘修在临湘各乡大肆征兵,一共招募了八百余人,加上蔡升手下的百余游侠、恶少年,人数不多不少,正好一千。

成军之日,刘景特意休沐一天,带着刘亮前往营地参观。

营地设在临湘正南五十里外,此处乃是南方通往临湘的必经之地。

近年随着扬州豫章郡局势的糜烂,很多豫章人携家带口,横穿山脉,来到长沙醴陵一带避祸,身处他乡为了不被欺负,当然就会选择抱团取暖。

醴陵位于临湘以南,二者间距离不过二百余里,卧榻之侧,有这样一股不受控制的流民势力,张羡岂能安心?他不仅在醴陵部署了大批兵力,像刘宗、蔡升等新军也被派到南边防备流民。刘景和刘亮赶到时,发现营地虽然才建成不久,却已经初具规模。

汉时设置营垒,大体分为两种,平原广泽、无险可恃,便立方营,而依山傍水,有险可守,则立月营。月营又叫偃月营。

如今刘景面前的,便是一座标准的偃月营,其背靠山险,面向平地,形成一个向前突出的半圆形,一道宽度和深度都超过一丈的壕堑将营垒与外界彻底隔绝,外以木栅为墙,鹿角、楼橹,一应俱全。不问亦可知,这必是出自于刘修的手笔。

蔡升、马周、刘修尽管忙得不可开交,可一得到刘景到来的消息,立刻放下手边的事,赶到营门外迎接。

刘修身上穿着一件带着披膊的两当铠,数以千计的甲片以麻绳组编,其上用丝带编缀成菱形图案为饰,左右腋下开襟处以绛带系接。这件奢华精良的铠甲,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