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冷链二十年 > 第240章 青平夜话

第240章 青平夜话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饭后已是晚上八点多,柳知英的女儿已经睡下,随后二人来到了书房。

胡殊同大略扫了扫柳知英的藏书,其中有多本都出现在自己的办公室里,而且是同一个版本。地上放着一个打开的行李箱,放着几本还没有摆上书架的书。

这几本书颇为破旧,卷起来的书角、错开的纸张,竟还有一些被撕下来的零星页,乱乱铺在那里。柳知英一年也就回来两趟,带这么多书籍让人觉得奇怪。

书桌之前还有一张茶桌,二人在此坐了下来,丁娜很是殷勤,时而进来添点水,时而切一些水果端进来。

饭桌上得知同兴三十万吨冷库的技术问题时,柳知英并没有表露太多,直到这泡茶推盏之后他才开了口。

“学长,主流的冷库产品都在冷库商手中,他们的那一套已经足够通行全国,我很想知道,为什么要建这么大的库?”

“这座冷库的位置极其重要,但土地又很局促。”

“也就是说,它的功能很复杂。”

胡殊同点点头,“没错,如果侧重储,就浪费了那绝佳的地段,如果侧重运,那里的内部调度空间又有限,做不得全面施展的物流。”

“那想来应该是要走精细化,用初加工半加工的规模把储运结合起来,利用地段的优势,这样才能实现效益的最大化。”

胡殊同随身带着标书,但并没有机会展露出来,柳知英的话全凭猜测,却因这些与技术无关的话,让胡殊同看到了深厚的功底。原因很简单,对一般的技术人员来说,三十万吨库很容易陷入数据测算的思量,但这个柳知英,最先关切的却是功能。

“对我们来说,冷库其实就是一道数理题,一切都是可以计算出来的,事情的复杂在于为功能服务。只有把对功能的量身定制做好,这个库容才有意义,所有的框框架架,都得有个主心骨才行。”

有的时候,不多言不是不重要,而是心怀笃定,从柳知英的话中不难听出,库容根本不是问题。这也难怪,对一个多年在做码头大型仓储的人来说,容量与调度简直是工作信条一样的东西,这方面的经验,眼前人堪称不二的业界强人。

一时间,胡殊同恍然发觉,或许是因为事情太急,同兴研发中心的人对数据模型的探讨有些偏执了,胡殊同身在其中,也把三十万吨容量的实现当成了攻克的难题。

然而跳脱在外的柳知英一语中的,如果把功能吃透,应标方反而有自由发挥的空间,况且这座库本质上比拼的就是格局。不过也只有柳知英这样的人,才有如此跳开模子的思维。

“知英,标书中对这座冷库的功能描述不是很详实,多是一些泛泛论述。不过我研究之后隐约觉得,它有很大的一部分功能是要做中央厨房。”

此话一出,柳知英豁然扶了扶眼镜,整个人目光斜下、思量起来。

“中央厨房”这个概念还没有普及开来,若是对其进行拆解,特征、标准、集约、模式等等等等,上万字的论述都未必够。

简而言之,中央厨房就是冷链初加工半加工的极致形态,其产品包括常温低温速冻、微波预制、复合调料、预制菜肴,甚至先熟化再速冻,通过中央厨房将原材进行升级,利用超市和大型企业的采购,形成销售网络。

其优势在于综合产品的输送,可以为客户提供餐饮方面的打包方案,而且它可以“用冷输热”,像人们常见的各大超市熟食区,供货渠道很多反而是冷链体系的运作。所以说,这是任何一家冷链园区半加工都无法实现的,前景非常广阔。

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要建这样的库了,中央厨房的辐射半径不会超过三十公里,它不仅要离城市近,最好是扎在城市里。库容的集中就是最大的效益,它不需要几个库之间的调度,而是在这一座大库中,把量这件事情做足。

“如果说中央厨房是一个大功能,那我就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