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坑爹之王PK大赛 > 第十四章 赵佶

第十四章 赵佶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13号选手赵佶——宋徽宗,宋朝第八位皇帝(1100年-1126年在位),书画一绝。入选理由“靖康之耻”

说起宋微宗,我的脑中就不自觉的响起“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的旋律(83版射雕),而除了靖康耻,赵佶的书画,那绝对是留传千世的佳作,真是被皇帝这个职位耽误了他的艺术家人生啊。如果他没有做皇帝,而只是个艺术家,那么他现在留下的会是如何的评价呢!

宋朝拥有高度繁荣的经济和科技文化,词人辈出,优美的宋词就是宋朝经济富庶,社会繁荣的最好证明(吃不饱还写啥诗词啊)。然而强敌环视,辽、金、蒙个个虎视眈眈,除了因为没有燕云十六州的屏障之外,宋朝武力值也实在是不济……不都说国富民强么,可宋偏偏富却不强,为什么这么富庶的国家为什么没有一支强大的军队呢?那么我们就不得不从宋太祖赵匡胤说起了。众所周知赵匡胤乃后周大将,陈桥兵变建立了宋朝,于是赵匡胤不得不以己之心,度人之腹,“杯酒释兵权”后,太宗便将兵权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开启了,重文抑武的政治。用太宗的话说:“就算那些文官再怎么折腾,也不会出什么大事。而这些武将就不一样了,他们拥有兵权可以造反”。在赵匡胤的眼里,文人不过动动嘴,一介书生,手无缚鸡之力,能成多大的事。可是将领则手握重兵,稍有不圣战慎就会被他们拥兵自重,威胁赵氏江山。于是文人们得到了有史以来的优待,他们社会地位高,言论自由,敢面对皇帝的愤怒而继续发表自己的意见,这无疑给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可是赵匡胤再也想不到,宋竟亡于这些他从未真正看得起的文人之手。北宋有蔡京,童贯。南宋有秦桧,贾似道,陈宜中。正是这些手无缚鸡之力,只能动动嘴的文人最终导致了靖康这等大辱。因为一直强敌环视,宋虽腐败却也只有梁山与方腊等小打小闹,在面对外敌大部分人还是将矛头一致对外的,所以宋是少有的没有被起义推翻的王朝。

时代背景咱就先介绍这些,下面我们说说本章的主人公赵佶。因为不可改变的“靖康耻”赵佶在正史中是个绝对的昏君,可实际上的赵继位之初,还是踌躇满志的想做个好皇帝。

哥哥24岁就去世了,没有儿子,于是赵佶这个弟弟坐上了皇位。登基后的赵佶面对的第一个难题就是党争,而且当时的党争已经白热化到了影响正常朝政运行的状态了。北宋的党争开始于著名的王安石变法,参与并支持变法的称为新党,反对阻止的则为旧党。如果有喜欢历史的朋友不难发现,历朝历代凡变法者,无论成败都没有好下场(商鞅是代表)即使变法最后让国家变得无比强大昌盛,但实施变法者本身都得不到善终,原因无外乎凡变法都是要动一些势力及大之的奶酪,将利益重新分配,而最后统治者为了平息动乱不得不找人背锅,让那么利益受损者出口气。宋徽宗的哥哥哲宗继位后,先是祖母高太后垂帘起用司马光,将新党全部替换。高太后去世后,哲宗又重新起用新党,又对旧党进行打击报复。几十年中新旧两党相互攻击,朝廷朝令夕改,矛盾越积越深。所以赵佶登基后下决心要改变这一现象,他最初的想法是中立,均衡两党势力,连国号都改成“建中靖国”。可是旧党根本不买徽宗的帐,不断对新党发动攻击,连中立的朝臣也不放过,这就让徽宗很是烦感了。而新党则很顺皇帝的心意,都是原本打算中立的微宗开始向新党倾斜,决定重用新党,打压旧党,改年号“崇宁”,任蔡京为相。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