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明末试锋 > 第六百三十九章 一惊

第六百三十九章 一惊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周大虎停下看向二人道:“如果前去辽东将事情闹大,就需要动用更多的兵力。这样一来,原本的计划就不能用了。我已经上疏皇上,请求面圣汇报,取得圣旨,顺道一同将辽东的东江镇官兵收拢带回关内。”

二人又是一惊,去辽东趁敌人大后方征伐朝鲜空虚,搞破坏,怎么又牵扯上了东江镇?

杜应芳在辽东跟着孙承宗在辽东备战四年,虽然已经过去了十余年,但他仍然十分熟悉辽东的情况。

杜应芳道:“大人想收拢原左都督、平辽总兵官毛文龙的皮岛等处辽东沿海岛屿的,原东江镇的官兵?”

周大虎轻轻点头。

杜应芳眉头一皱道;“大帅,此事复杂,你不应该插手其中。辽东东江镇在毛文龙被杀之后,内部混乱不堪,分成了数派,相互之间倾轧不断,甚至刀兵相见,互相残杀,血腥残酷。其部离心离德,更是走出了两支叛军,孔有德、耿仲明一系,尚可喜一系。”

“对此情况,朝中已经有不少大臣认为东江镇的牵扯清军的作用,已经是无用,更是举例崇祯七年、八年等,对建虏牵制已经不彰。今年清军的入塞也是说明和验证了这些大臣的说法。朝中大臣则认为,这些兵马孤悬海外,难以节制,靡费粮饷无数,却难以建功,还有叛变建虏的疑虑,要求裁撤东江镇,岛上居民撤回陆地卫所,还可减少粮饷。”

“而另一派则认为,东江镇的存在,不管有没有能力牵制建虏,只要有东江镇的存在,就如一根鱼刺插在建虏的喉咙里,使得建虏如鲠在喉,不得不除之而后快。”

“朝廷此事争议很大,想必皇上还存在着东江牵制清军的想法。另一个就是这一沿岛的数万军民,如何安置?钱粮多少?安置的地方在哪?以及地方的百姓排斥辽人、辽人不愿离开故土等等一系列问题,这些不解决好,就是一场兵祸兵乱。谁敢触碰?”

听着杜应芳的分析,周大虎如何不知东江镇就是一个烂摊子。如果自己不管,那就好过了建虏。

自己一方也损失了一股可用的有生力量。

历史的发展,就是在皇太极征伐朝鲜使其签下城下之盟,向清称臣,回返辽东后,立即在崇祯十年二月,皇太极下令进攻皮岛。

朝鲜降清称臣,失去朝鲜方面的帮助,皮岛明军被彻底孤立,二月,皇太极命阿济格、硕托和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等带红衣炮十六位,并朝鲜战船五十艘,往取明皮岛。

东江镇总兵沈世魁率岛军凭借海上优势,顽强抵抗。四月九日,清军攻占皮岛,消灭皮岛守军一万余人,死伤俘虏上万人,沈世魁被俘后不屈而死。

崇祯十一年二月,石城岛的沈世魁残部在沈世魁从子沈志祥带领下,因向朝廷强行索要总兵官一职,与朝廷反目,明廷讨伐,走投无路,接受建虏招降,投降清军,后封续顺公。其他海岛“虽有残卒,不能成军”,明廷以登莱总兵遥领之。次年夏,杨嗣昌尽徙其兵民于宁锦,沿海诸岛为之一空。

既然在周大虎知道了历史,就不能让这一切再发生。

到时候朝廷不管同意不同意,他周大虎到时候都要试一试,去做一番努力。

周大虎对杜应芳道;“东江镇自毛文龙死后,失去了凝聚的核心,内部矛盾尖锐激烈,造成了其内部的不断分裂和叛乱,不但没有牵制建虏,还因不断投降,而壮大了建虏,东江镇已经事情不可为,留之,对朝廷无利反而危害更大。此事再难也要做。”

杜应芳叹了一口气,他知道阻止不了,便道:“大帅,如此,准备的时间就有些不够了。海岛上泛舟,风险巨大,岛上兵将也是不听节制而散漫无纪,大帅已是我等众人的主心骨,冒如此大的风险,实属不该。”

周大虎哈哈一笑道;“没事,本帅手下有两员水师将领,你也认识。”

“哦,是谁?”杜应芳有些好奇。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