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七章 建虏入塞—(二十)追上建虏
一日后大军进入雁门关境内,穿过崎岖的山道,踏着厚重的青石板路,穿过雁门关,越过内长城广武口,这里南距雁门关六里左右,驻守着广武营,有广武城堡新、旧两座,新城紧傍长城而筑,旧城在新城西北上,居长城之外,设有守备一员,驻兵千人左右。
杨嗣昌和周大虎、王承恩、祖宽等人的到来,惊得广武营守备一片慌乱,连忙邀请杨嗣昌和众将入堡歇息,但大家都有任务在身,周大虎出面直接拒绝了。
大军只是在这里吃了一些干粮,补充了些水,稍作停留,便又启程而去,进入了大同府应州山阴县境内。
有关建虏的塘报,则是源源不断汇报而来。这就是主场的最大好处。
而最新消息塘报,建虏极为骄横,率兵从小石口(明正德年间戚继光修筑长城时设守备驻此,这里最初是个屯长城)退回大同,进入大同府应州,一路西去,沿途还在不断抢掠。
而大同总兵王朴,只会在其后跟着,自始至终,未有一场堂堂一战。
建虏返回大同,与在井坪、平虏卫一带活动抢掠的豪格,估计很快三四天就能汇合。而一旦汇合在一起,建虏的兵力就会达到一万五六千人,作战的难度就大了不少。
要知道在原来的历史中,官军自始至终都没有和建虏有任何大战,只是跟随和警戒而已。包括王承恩、祖宽两部来援,也是未有一场一战。
可见畏敌情绪有多高?
周大虎想在多尔衮所率兵马和所掠的百姓。钱粮、牲畜与豪格汇合之前,先战上一场,争取首战胜利,以激军心。
周大虎在请示了总督杨嗣昌,以及和王承恩、祖宽相商后,立即加速行军,直奔多尔衮大军之处。
多尔衮所带人马由于带着大量的百姓、钱粮、牲畜等物,行军缓慢,直接穿插过去截住或者尾追,都能做到。
经过一天的急行军,大同府山阴县城附近,周大虎一行人终于追上了多尔衮一行兵马,并没有立即进攻,而是吊在其后。
多尔衮很快就知道了消息,得知明军尾随在自己后面的兵力足有上万人,他立刻警觉起来,心中有了大概判断,是明军的援兵到了,想和自己较量一番。
想到这里,多尔衮心中冷哼一声,他也有了一些打算,不介意再狠狠的教训一下这股明军。
随即加强了后队的兵力,以防明军突袭。
建虏后队数里的地方,周大虎、王承恩、祖宽带着一干将领远远地望着滚滚前行的建虏队伍。时不时的,建虏就会派出哨探过来挑衅一番,挥舞着着兵器,怪叫着,一副对明军十分不屑的样子。
这一幕看在大家眼里,反应各是不同。
来援的延绥和辽东的将领们,似乎很习惯战场上的这一切,视若无睹,没有一点反应,平淡的很。
而周大虎这一边,有两样的不同表现,跟随自己和建虏做过战的,都是一脸愤慨,纷纷开始请战,要求教训一下建虏,出战斩杀这些嚣张的建虏哨探。
而被周大虎强迫跟着,而来参战的河南彰德卫的上下卫所官员,此时见了建虏的兵马,不少人口干舌焦,两腿抖颤,骑在马上,像个鹌鹑一般瑟瑟发抖。
周大虎看着这些人,感觉有些丢人。
周大虎也看不惯建虏这样的嚣张,但他还是忍了,他还在等,等大同总兵王朴的兵马到来。总督杨嗣昌已经缴令王朴立即前来会师,一同追击建虏救回百姓等。
一日后,身在应州的王朴带兵来到山阴,拜见了总督杨嗣昌后,得知指挥军事行动的是一个年轻人周大虎后,有些不敢相信,但是见总督杨嗣昌一力支持,其他两位总兵也不说话,自己人单力薄,话语太轻,只好低头表示遵令接受。
周大虎看出了对方的不情不愿,不过他也不在乎,战场上军法见。
经过众将一番相劝苦谏,杨嗣昌才领着标兵中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