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章 建虏入塞—(十三)查验
杨嗣昌严肃的看着周大虎问道,“出城游击……不知周守备可取得战绩?”
周大虎对杨嗣昌还是很钦佩的,在明末的朝堂衮衮诸公之中,杨嗣昌绝对是一个突出的有才干,且不为自己名声着想,而全力帮助大明朝廷和崇祯皇帝鞠躬尽瘁的人。
明末,不乏有才高八斗、品德高尚而有忠心的人,如黄道周、刘宗周等,但是其人只是一味上疏从道德上要求诸官和皇帝,却不能解决眼前的实际问题。
这些建议,好不好?对不对?
也好!也对!
但这些建议却完全不适合在明末兵荒马乱和人心浮动之时所用,只适合放在承平时期慢慢施行。
还有一些人,也是有一定能力,也有忠心,也有一定对时局的见解,承平时期可为良相,但在这战乱的明末,有所的建议却过于循规循矩,过于保护自己的名声,于时局无大补大用。
杨嗣昌丧父丁忧期间被中途夺情,任命为兵部尚书,他完全可以不当,但最后还是以大明大局为重,结束丁忧。杨嗣昌熟读史书,才学甚高,焉能不知万历首辅张居正丧父丁忧夺情,而众叛亲离,名声大损之事?
但他依然还是最后接受了朝廷的征召,哪怕这对他有很大的伤害。
他谋划提出“四正六隅、十面张网”战略,几乎剿灭中原流贼。
还有征税之事、与建虏和谈之事,杨嗣昌岂不知道自己这些提议和建言,是犯了朝堂之上的政治正确错误?
但他看着大明日渐沦丧、大厦倾倒,他觉着身为大明重臣,有责任做一些事,因此不顾名声羽毛,做了他认为能救大明的的事情,然而这一切……
然而……悲剧了,死后落了个权臣、奸臣、祸国殃民之人……等,这就是残酷的现实,众云人亦云。
周大虎的脑子中这些想法一闪而过。
周大虎没有在意总督杨嗣昌淡淡的不满之意,而是恭敬的回答道,“回大人,卑职在外游击,有些小的收获。”
杨嗣昌看见周大虎对自己是十分的恭敬,他官场之上阅人无数,看得出对方是真的很尊敬自己,来到代州城一直看不见周大虎的些许怒气,也逐渐消散了。
现在,他看见周大虎年轻力壮,孔武有力,对自己恭恭敬敬,渐渐有些了爱才之心,说话也是温和起来。
“周守备今后要记住,汛地不要轻离,这是你的本职。本职如是有所闪失,立再大的功,也弥补不了本职过错。”
“多谢大人提醒,末将谨记。”
“小收获有多大?可有遭遇建虏战斗?可斩有军功首级?”杨嗣昌温和说道。
“末将不才,与建虏大战四次,小战十数次,共斩杀取得军功首级八百八十七颗。救下百姓无数。”
此话一出,杨嗣昌脸上没有任何笑容,而是脸色一沉,眼色锐利起来,盯着周大虎,迟迟没有出声。
周大虎看了一眼上方的杨嗣昌,知道对方不信自己所言,再次铿锵有力的说道,“末将所说句句属实,有首级颗颗为证,总督大人如果不信,可派有司一一验证。”
杨嗣昌确实是不信,这个战果太惊悚。他可是看着大同总兵王朴、山西总兵尤弘勋的表现,到现在到手的只有几十颗首级,而自己一方则损失已有上千人,连战连败,每次都是自己一方损失更大。
没想到这个周大虎自己刚刚对他有了一些好印象,就当着自己的面,虚报军功如此巨大,这是不知朝廷王法吗?
杨嗣昌很生气。
不过他官场上的养气功夫还不弱,他决定还是给对方一个机会。
“先不说查验之事,只要你确定军功属实,自然会有人验查。我再给你一个机会,你刚才说的可是真的?没有虚报?没有滥杀百姓领功?现在说实话还不晚,刚才所说的军功我就当没有听过。”
周大虎轻轻摇摇头,长叹一口气,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