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三章 军议
林县守御千户所官署之内,周远山听了宋时的说明后,顿时脸色铁青,坐在那里半天没有说话。
“这狗东西,连我也不说一声,去冒这么大危险,真是不孝子。”周远山脸色难看的狠声骂儿子道。
这次的事情真的是惊吓到他了。儿子这一段时间的所作所为,他虽然没有说多少,但心里是异常的自豪,放眼大明,有谁的儿子从小山村出来,白身凭着战功年纪轻轻就当了世袭指挥使并一路参将?是我,周远山的儿子。
但是现在却惊闻儿子瞒着自己,独自深处虎穴以身犯险,这不是要他的老命吗?
对儿子的懊恼很快就过了,更多是担心,他立即调兵遣将起来,又加了三百人,一千新兵,五百上过战场的老兵,共计一千五百人。经过这两年的锻炼,周远山能力进步了许多,现在看家守城已是绰绰有余。
调了一千五百人,他又调了一千新兵随行,用于护送工匠物资银两等返回林县。
事情很多,这些新兵说是新兵,但都训练了数月,且都是天天练习训练,训练的量也是很大,质量更是甩官兵八条街,并不比官军差,只是还没有见血,一见过血,再打磨一段时间,就是精锐之兵。
这一段时间因工匠数量大增而暴增的兵器盔甲,终于有了用武之地,很快就将两千五百人全副武装了起来。
一天后,千户所官署内,宋时看着周远山道,“周兄,还是我去吧。林县太过于重要,钱粮匠人都在这里,没有你坐镇,容易出事。”
想自己带兵而去的周远山,听了宋时的劝戒后,终于打消了自己去的打算。林县是自己的大本营,替儿子守好这里是自己的职责。
两人商定后,宋时当晚就带马步兵两千五百人向朱仙镇出发。其中一千五百人会留给周大虎使用,这里的五百老兵都是马兵。
另外的一千人,会押着钱粮、火炮兵器、工匠、流民百姓、所救的士绅官员等跟着自己返回林县。当然有些人得看管起来,不然一些消息传出去,会对将军不利。
……
京师,紫禁城。
经过数天兵部尚书张凤翼和户部尚书侯恂商量后,终于正月十九日拿出了围剿河南中原流贼的钱粮增兵方案。
“调兵六万四千,筹饷银七十八万两。辽东铁骑调兵三千赴中原之地援剿流贼。”
乾清宫暖阁内,朱由检仔细地看着手中的剿贼兵事计划案。
看完之后,朱由检用手轻轻揉了揉鼻梁眼窝子,仔细考虑着全国大势和手中的剿贼计划,并斟酌有关兵力和钱粮的使用。
自己已经登基八年,刚开始的理想抱负已经被现实击的粉碎。
内忧外患是更加严重,流贼四方流窜糜烂无数地方,却是越剿越多。而文官是空谈太多,不切实际,与解决时事当今问题,毫无益处。而朝廷朝堂之上,门户之见,愈来愈重,党争不断,但当下形势,又不能大动干戈,否则朝廷停摆,将会一发不可收拾。
他虽年轻却也知道,朝廷文官搏击风力之盛,以下犯上、不听号令、动则辞官之人比比皆是,师生、同窗、同年、同乡甚至同僚者,已成庞大的的人情关系网,已是不可动之。
如今的他只能修修补补,严厉下面各官足数上缴赋税,并定赋税完成与否为考核官员的首要标准,他希望以足食养足兵,尽快平定民乱,然后再裁军削兵,实行轻徭薄赋,为国家恢复元气,于民修养生机。
然有不少大臣、名士名家,满口道德仁义,要求给百姓减赋减负,如果他也是一名臣子,他也会如此而说,既有仁心之名,又有爱护百姓之策,岂不乐哉?
朝廷军国大事岂会如此简单?如果给百姓减赋减负,流贼就会消灭,建虏就会不侵关犯境掳掠大明百姓,他亦欣然愿之。
流贼之最大祸害就是流窜抢掠和裹挟民众,纵然给百姓减赋减负、轻徭薄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