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5章 不对劲
问海一号的理论探测范围为5公里,但涉及到海底的复杂地形,真正能勘测的范围其实只有3公里左右。
这个距离没有让问海一号第一时间发现海底的异样,而是自顾自的朝着基座的位置前进。
漆黑的海底,问海一号就像是飞碟一样,飘在空中,周围是一圈的集成式光束,400米的距离对问海一号来说,并不是什么太长的距离。
两分钟后,问海一号接近了铁链,马平川将问海一号的控制权先交给严谨和满庭芳,自己朝着操作台的下方伸去:“问海一号,机外加持臂激活。”
现在问海一号距离铁链已经是近在咫尺,一块正六边形外壳在马平川的控制下,向里凹了一截,一根大腿粗细的机械臂从里面伸了出来。
机械臂的前端并不是类似于灵长类动物的五指,而是咬合结构。
“问海一号,一次动作接触。”马平川控制着机械臂,在铁链的表面只是轻轻一碰。
几秒钟后,传来林莞儿的声音:“先行者站信号塔无报警反应。”
铁链的主要作用还是连接海底的基座和海面上的先行者站,信号灯只是在先行者站本身的报警基础上,再额外加一层简单的指示装置。cascoo.net
所以,铁链本身并没有高敏感性。
“问海一号,二次动作接触。”这种操作对马平川来说并不复杂,毕竟铁链很结实,也很粗。
这次问海一号的机械臂,直接咬合在了铁链之上,几秒钟过后:“先行者站无明显报警反应。”
马平川操控着机械臂摇晃铁链:“问海一号,三次动作接触。”
“信号灯有频闪现象。”这次上面终于是有反应了。
“问海一号,下潜100米。”马平川指挥着严谨和满庭芳。
如此又进行了三次动作接触。
此时问海一号的深度已经到8211米。
问海一号的机械臂收起,底部的光束打亮,这里很干净,但是能见度不高。
这种集成式光束,在
。陆地上可以打出400米远,但是在这里,能见度还不到20米,光线便被海底的黑暗吞噬的干干净净。
先行者站的资料显示,基站在位于海平面以下8400米的深度,也就是说现在问海一号再下潜200米,就能看到韩成之前留字的巨大基座。
马平川左右探测一番之后,决定再次下潜100米,能见度依然没有什么太大变化,但问海一号却下不去了。
能见光范围内,先行者站的基座正好落在一处海沟,深度应该就是100米左右。
但是,海沟间距极窄,直径15米的问海一号,已经无法向海沟深处继续下潜。
而在海沟的上面,左右两侧是一座座大大小小高高低低连绵在一起的山,这些山整体呈东西方向分布,马平川在可以触及范围内,又做了一次动作接触数据。
上下三百米,马平川做了三次实验数据,很直观的体现了不同深度的铁链被接触时的微弱差别。
比较可惜的是,之前先行者站信号灯的频闪只有满庭芳一个人看到了,不然的话,就可以根据数据得出到底是哪个深度的铁链出现了异常接触。cascoo.net
好消息是,有了这次的数据,后续先行者站上面的灯再闪的时候,就可以顺利推导出发生异常的深度。
另一方面,先行者站这次碰到的异常状况,也给后续大海上的地网基站建立提供了前车之鉴。
韩成说的没错,现在的这些人,就是在书写历史的人。
他们的一举一动都会被后世参考借鉴,或者是品头论足……
无法继续下潜,问海一号在上浮过程中,还会像现在这样,每间隔一段距离,便做一次动作接触数据,从而保证后续对异常判断的准确性。
简而言之,问海一号这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