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率先入关(一)
南阳招降的示范效应成效显著,刘邦西征一路畅通。
秦地父老深受秦统治之苦,秦地官吏纷纷效仿南阳郡守吕齮,争先恐后地向刘邦投降,刘邦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刘邦西进顺利,招降纳叛起了很大作用。在约降之策的鼓动下,秦地官兵纷纷投降刘邦,调转枪头,尾随刘邦进军咸阳。
约降之策固然好,但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大家要有清醒的认识,刘邦的实力,才是一切胜利的基础。
自身实力,才是一切事业腾飞的基础。
如果你毫无实力,就要求地主老财把所有家当都交给你,人家不仅不会给你,还会鄙视你,顺便把你打了个青皮脸肿。
俗语说的好,一个好汉三个帮。
刘邦的胜利,也离不开项羽和赵高的鼎力相助。
本来刘邦带领杂牌军西进,尽管很想最早进入关中,但是底子薄,任务重。虽然打了一些小胜仗,对大局也是于事无补。
刘邦站在山头上,看到重重险关要隘,长吁短叹,我虽然有天命,但是我能第一个赶到咸阳吗?哎,自己都没有信心。
看到刘邦老哥一筹莫展,项羽大喊,千万不要灰心丧气,我来帮你,我去消灭秦王朝的主力军团,保你一切顺利。
项羽说到做到,在巨鹿之战中大显神通,大获全胜。
秦王朝主力一失,秦王朝大势已去,明眼人一看,就知道秦王朝马上要完蛋了,赶紧点,该跑路的跑路,该跳槽的跳槽。
墙倒众人推,破鼓万人捶,听闻秦军主力惨败于巨鹿,不想给秦王朝陪葬的人,争先恐后投降刘邦,生怕抢不到位置。
刘邦大人,求求你,接受我的投降吧。
秦二世三年(前207年)八月,刘邦率领数万大军,一路所向披靡,所到之处纷纷改旗易帜,换身衣服,转身直逼武关。
这时,刘邦的军队,已由几千变几万了。
武关,自古以来便是从河南东南方向进入关中的必经之路,它与东面的函谷关、北面的萧关、西面的大散关合称“秦之四塞”,皆为兵家必争之地,也是易守难攻之地。
秦王朝的核心地带是关中,关中有四道牢固的大门,分别是东方的函谷关、东南方的武关、西方的大散关和西北的萧关。
关中之地,顾名思义,就在这四道关口中间,关中这个名字就是这么来的,关中周围,四道险关,关中平原,沃野千里。
毋庸置疑,武关崖高谷深,狭窄难行,险峻非凡。
想攻下武关,不崩掉几颗门牙,几无可能。但刘邦进攻武关时,并未遭遇想象中顽强的抵抗,轻轻松松就破关而入了。
原因很简单,不是刘邦是赤帝之子,借用神力打败人类,而是秦王朝内部,总是毛病不断,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
这个时候,秦王朝已名存实亡了。
项羽在巨鹿大获全胜,消灭王离军、紧逼章邯军,刘邦又进攻武关,两人双管齐下,能量之大,秦王朝已无招架之力。
两位男主角,竭尽全力,撼动了整个大秦天下。
赵高看完紧急军报,头晕脑胀,拍了拍脑袋,完了,内外交困,秦朝无人可用了,瞒是瞒不住了,秦二世肯定要怪罪。
这时,赵高不再想争权夺利,而是想投敌叛国了。
看到项羽毫无保留的帮忙,消灭秦军主力,赵高也不甘落后,跟着跑过来,硬要帮刘邦一把,在朝廷内部胡搞乱搞。
现在这个态势,只有一条路走到底,一不做二不休,先下手为强,搞死秦二世先,再和刘邦和谈,相约平分关中。
刘邦大人,我赵高也是好同志,我身在秦营心在汉,我来帮你,我去杀死秦二世,咱俩平分关中,共享荣华富贵。
赵高杀死秦二世胡亥后,派人求见刘邦,准备和谈,提条件提的完美无缺,竟然想和沛公定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