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零五章 兵强马壮
李轩只能摇头:“之前我不是带回许多矿石吗?你们先研究着,我也会想办法给你们带来更多新材料的。”
他说完这句之后,就又扛着虞祐巃来到宫城前方。
就在这一瞬,值守于此处的上千位天兵天将,都朝着李轩半跪下来。
“吾等拜见帝君!”
这山一样的震吼,让虞祐巃微微发愣。
不过他也是见过世面的小孩,每次朔望大朝虞红裳都会捧着他上殿,接受数千位群臣朝拜。
所以这点小场面,还震不住他。
他只是好奇这些身躯高达两丈,浑身暗金光晕的将士,与他家的禁卫有点不同。
李轩则微微颔首,继续往宫内深处行去。
就在今年四月,李轩又册封了两名神将。
一为郑和,一为俞通海。
前者在太宗年间七下南洋,威名赫赫。
李轩原本以为这位三宝太监名为病死,其实是去了外域。
今年他才偶然得知郑和是真的病死,这位七次下南洋,都曾发生过激烈海战,郑和本人与南洋海盗王陈祖义等十数名天位有过数次交手。
郑和在武道上的天赋虽然也很高,可终究不及太宗麾下的几位大将。在太宗时,郑和修为只到中天位,在海外旧伤爆发而亡。
当地有许多汉人感念其恩德,立庙祭祀,所以三宝太监真灵不灭。
李轩得知此事后不远万里,将之请回自家的天庭。
李轩想要依靠的,是郑和统合大规模船队的经验。可郑和文武皆能,以‘三宝神将’之名,在天庭中担任‘中军断事官’一职,辅助中流居士治军,将天庭已经膨胀到八万数量的天兵,整治得井井有条。
军中的各种规矩,也逐渐立了起来。
就比如这宫门值守的天兵将士,就是郑和一手安排。
俞通海则是晋太祖年间的水师第一大将,后世史书为其单独立传。
此人战死于桃花坞之后,不但当地世代祭祀,还配享于大晋太庙,所以此人真灵也长存不灭。
不过因其声名不显,一直未能成就神袛之尊。
李轩试探了一次之后,就将这位挖了过来,册封为‘镇海神将’。
李轩还册封了一些文官,考虑到此时他的天庭草创,规模不大。他掌握的信愿香火,还是得以增强战力为主。
所以李轩只是寻来一些精通术算之道的文士,在天庭中给他打理杂务。
其中只有一位可算名臣,大晋的开国名臣李善长。
此人是太祖起兵时的第一文臣,智慧过人,擅于理政,跟随征战,出生入死,勋臣位列第一。
太祖称其为‘与善长相比,萧何未必过也’。
可惜大晋立国之后不久,李善长即卷入胡惟庸谋反案,坐罪赐死。
此人死后第二年,虞部(工部下属)郎中王国用上奏,说‘假使李善长助胡惟庸谋反成功,也不过是位列勋臣第一而已,太师、国公、封王而已,娶公主、纳王妃而已,难道还会胜于今日?’
太祖可能也是感觉亏心,居然未治王国用之罪。
不过李善长的全族老幼虽被斩杀,可其子与临安公主生下的几个儿子,却都免于罪责。
而淮西人为李善长不平,也偷偷立庙祭祀。
由于香火稀疏,李轩寻到这位的时候,李善长真灵已经处于溃散边缘了。
他轻而易举,就将这位理政之才比肩萧何的名臣招于麾下,被册封为‘灵官殿大学士’。
此人在晋太祖草创基业时就已跟随太祖左右,全责操持当时的晋军钱粮,最擅于开源节流。
李善长加入李轩麾下之后,效果可谓是立竿见影。天庭的各项损耗,就节省了将近一成半。
他嫌兵器与战甲太贵,亲自插手神器盟,助冷雨柔梳理供应链。使得乌金天甲与步枪的造价,再次降低了三百银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