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明求生记 > 第三百四十七章 弘治六年

第三百四十七章 弘治六年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兵食。奏言:军士月粮出于屯田,洪武时每军有分屯田百亩者,有三五十亩者,屯军既不支粮,又纳余粮六石,所以仓有余积。以后军士数少,征戌日增,屯军俱出外应役,屯地多为势家侵占,或被军士盗卖,征粮之数不过十之三。另外,亲王初封俱有三护卫,中间有改调二卫者,有三卫全调者,所遗屯田当时失于考查,俱被五府及势家占种,乞差官于至各布政司及南北直隶会本处三司屯田家逐一清查,其卫所已无屯军者,让百姓承种,照例纳粮以给军士,使军士困苦得以少苏。七月,户部覆议其所言,请移文天下巡抚巡按会同屯田官查实,被占种或被盗卖者清出还官。

后兵部上报说:自正统、景泰年间,曾召募丁壮训练,以备战事,但未定佥法。礼科给事中孙鼐之奏定佥民壮法,今州县七八百里以上里佥二人,五百里以上里三人,三百里以上里四人,百里以下里五人,俱于丁众粮多之家选年力强者,加以训练,遇有调拨给粮以行。富民不愿者,纳银于官,官府如募。还要增筑各边墩台,近来各边多次被鞑靼所掠,损失惨重,究其原因,在于各边墩台相距太远,烽火不能相接以及守边将士懈怠所致。乞令务边镇巡等官相视地形,修理墩台,每十里或七、八里为一大墩,四、五里为一小台,大墩守军十人,小台五人。从边关至城堡,每十里或八里只修大墩,筑墙围城,再环以壕暂,只留一门,派兵把守。遇警接递传报,天晴则举炮,天限则放烟,夜则举火,事先定好峰炮之数以为号令。守墩之军应分为两班,每月一换。天水之处,应修水窑一所,冬蓄冰、夏藏水,预采半月柴薪以用,以免外出汲水打柴被寇杀掠。朱佑樘从之。

过月末时,巡按山东御史李善请筑辽东边墙;辽东阻辽河为固,滨河八百余里,夏旱水浅,不及马腹;冬寒冰冻,如履平地,况地洼两泞。开原有警,则锦州、义州、广宁之兵,徒望河而叹。旧有陆路,自广宁抵开平三百余里。如开旧路,展边墙,起广宁棋盘山,抵开原来顶山,移八百里之戌,聚首三百里,西路锦、义,中路广宁,东路辽阳,北路开原,声势相接,可无东顾之忧。朱佑樘批,所有这一切都要银子,弘治以来,朝廷年年有利银,可是也经不起这样折腾,报请户部通融理财,好好清点一下这些年来所有化费,到底用在了哪里?

朝廷上下全把目光投向了一个富的流油之地,“平安镇”。自从章子俊回朝交差后,朝廷没有给出新的职位,章子俊也不计较,因为这件事当初是由王恕提请,现在王恕致士在即,就没人提请章子俊的去留问题,章子俊目前实职不过是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属正三品,而文华殿大学士、太子少傅、平安伯爵这些虽然位高,都是虚职,在王恕致士前一天碰了面,了解当前朝堂上的许多事后,就告别了王恕回平安镇了,掐指算来,自广西为官四年,加上一路各种应酬时间耽搁的很快,六年时间就这样过去了,夫人姚颖在平安镇派人来传,务必要在年前赶回家中,给自己补办五十大寿,章子俊这才警觉,不知不觉间,已过了知天命之年,再过几年就是六十顺耳了。这一次回家,要为自己身后事作考虑了。差人回复道:“夫人厚爱,等夫京城办完事后就回,五十大寿不过了,过几年六十时一起操办。”

正当章子俊回平安镇之时,工部尚书贾俊、兵部尚书马文升到访,这二位转弯抹角地述说着朝廷的不容易,到处都是窟窿,话里话外就是要让章子俊看着办?章子俊越想月好笑,打着哈哈说道:“二位大人啊,要银去户部啊,看看老夫,广西四年回差交命,什么也没人提,过日后就回平安镇了,就让老夫安定过几年日子吧。”

贾俊一听,实在是坳不过了,就实话道:“敬一,实话说了吧,你是树大招风啊,是上头让吾等来探口风,实不乃吾等之意,哎!”

接着马文升也是一声叹息道。目前营改已定,接下去火器营要提升新式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