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茅屋
这些天花了许多气力将屋子整理出来,一边清理,一边想起阿爸阿妈,这么多年过去了,他们杳无音讯,但我总觉得他们依旧在人世,只是在一个我并不知道的地方。茅屋的各个角落,每个房间到处都留下我儿时的欢笑,12岁前的我依旧是世界上最幸福快乐的孩子。
6岁之前,我们一直漂泊度日,我依稀记得我见过大海和岛屿,去过城镇和乡村,途径人烟罕至的沙漠,到过冰天雪地的雪山,现在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我们一直要居无定所。
直到我们一家人来到这里,父母在山上的平缓处建了一座草屋,一开始也没有打算久住。这里离臧城不远,进城方便。山下有个叫枯柳村的偏僻小村庄,一开始我们也很少和人交往,日子久了阿爸经常和村民交换食物,草药,阿妈擅长医术,常常为村里人医治病痛,慢慢喝山民熟络起来。恰好这时阿妈又怀孕了,不适合再过漂泊的日子,父母决定在这里安定下来。
而要安定下来的第一件事就是盖一座结实的茅屋。
山居的茅屋是阿爸请来几个老山民一起盖的,山民们说山中的石头多,地下的树根发达,缝隙多,用水将泥土浸泡多日,等着泥土沉淀结实了,就可以夯墙,木材是从山下一根根扛上来的,所有的木头用榫卯连接,屋顶钉好椽后,铺上牛毛毡等防水,最后将深秋坡地上的白色茅草用林中老葛藤捆扎好,一捆一捆的运回来,用一把长约2尺的竹子加工成的针,牵着藤条,将小捆茅草互纳在一起,叫“出檐”,阿爸说有了出檐再大的风也不会把茅草吹走。出檐后的茅草上一层茅草一层泥土铺在屋顶上,最后老山民用木头做的拍板细细地将草岔拍平整,茅屋就盖好了。在大雪来临之际,阿妈用面粉调好浆糊,取来柔韧的宣纸糊窗户,冬天的夜里我和阿妈坐在烛光下读书。阿爸下山的日子,阿妈便常常对着院外清幽的山月出神。
除了茅屋,篱笆,院落,菜地,药圃,水井都是阿爸自己建的,什么东西到阿爸的手里都可以变废为宝,阿爸用木棍,石头,藤条给我做了很多小玩意儿,在我房间的抽屉里依旧能找到阿爸为我做的弹弓,竹箭,此外还有木马,院子里的秋千,花床和院子外的小树屋都是阿爸的杰作。
四五月份是山上最美的季节。暑热不起,蚊蚋为生,清晨推开窗子,水塘里的水汽刚刚散去,鸟鸣声声入耳,看山花簇簇,楚楚娇艳,不远处,冰河融化,溪流涓涓不绝于耳,一个人坐在庭院里发呆。屋檐下筑巢的喜鹊在院子的核桃树下捡起一枚核桃,藏在了屋脊后的茅草丛里。记得小时候我养的小松鼠也常常喜欢到处藏食物。
忽然发现篱笆旁的一丛木槿已经开花了。娇艳的花瓣上带着昨夜的情露,让人心生怜惜。我在阿妈的房间里找到了笔和纸张,想起阿妈过去教我抄写的诗句“门对江村八九家,红尘昼静寂无哗。凤巢遥傍新移竹,鱼浪轻吹细落花。”
记得那时阿爸常常进山采药,家里的桌子上,院子里,房梁上到处都是晾晒的草药,阿爸进山采药打猎有时一去就是十天半个月,然后拿到山下的集市卖钱再采购一些必用品回来。阿妈在家里种花植药熬制香料,教我读书写字,都是阿妈出口成章,然后手把着竹笔教我写字。
到了晚上我们坐在院子里,阿妈吹起骨笛。阿妈的手细细长长的,柔弱无骨,放在笛子上好像两只会唱歌的蝴蝶在翩翩舞蹈。月光透过疏密的枝叶投在阿妈的头发和衣服上,我还是个很小的女孩,就觉得阿妈很美,她侧着头,月光下她的脸光洁异常,心无旁贷的面容更显柔美,记忆中的阿妈始终是温柔的,即便是因为我淘气责罚我的时候,语气也是平和的。
或许男人都喜欢柔情似水的女人,就好像雪茴那样温婉柔美的女孩,我要是男人只怕也会喜欢她多一些。记得漠笛说起过,他第一次见到雪茴就惊讶得说不出话来,那么一个美丽的女孩坐在轮椅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