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快穿之掌家女主只种田 > 【1073】民国女英雄47(5000+)

【1073】民国女英雄47(5000+)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所以安怡在教他们发音的时候,别提有多憋屈了。

要不停的纠正,偏偏又没办法解释原因,更说不出来为什么一定要这么发音,人家从小到大都是那么读的,你突然站出来说这字应该这么多,肯定有不少质疑的声音啊!

纠正质疑的多了,她也就睁只眼闭只眼了,否则一节课就要和这些声调抬杠了。

那么,没有拼音字母之前,我们是怎么学发音的呢?

其实采用的是直音或反切的方法来给汉字注音。

所谓直音,就是用同音字注明汉字的读音,如果同音字都是生僻字,就是注了音也读不出来。

反切呢,就是用两个汉字来给另一个汉字注音,反切上字与所注字的声母相同,反切下字与所注字的韵母和声调相同。

不管是哪一种方法,听着就觉得绕,更别说读和用了,那简直就是魔障,用起来都不方便。

关于汉语拼音的发展史啊,很长,简单来说呢,我们今天学到的汉语拼音,最早可以追溯到唐朝了,从五八年的秋季开始,才正式进入小学生课堂。

这里需要举个特殊的例子,就比如最具争议的陕西和山西的英文拼写,如果是河南,英文名字就是(henan),可是山西陕西这两个地方在汉语拼音里的发音却是一样的,那么如何在英文里面进行区分呢?

后来发现啊,官方出来的拼音山西就是(shanxi),但是陕西却是(shaanxi),在字母n前面多加了一个a,很多人都不知道这个常识点,理所当然的认为它是错误的,其实不然。

它只是运用了国语罗马字的概念,这是一套汉字拉丁化的方案,也是民国时期的注音体系,所以才会有汉语拼音发展史从唐朝演变至今的一个说法,很长,这当中就有这个国语罗马字。

在现代汉语里,是用声调符号来标注四个声调的,分别是阴(一声)平、阳(二声)平、上(三声)声、去(四声)声,但国语罗马字是不用符号来标注声调的,而直接用字母来标注,举个简单例子,āáaà相对应的罗马字是aaraaah,所以汉语拼音的第三声a,也就是shanxi里的a,所对应的就是aa,所以最后拼出来就变成了shaanxi。

所以说哪怕后世的汉语拼音已经很完善了,可特殊的情况,还是要特殊对待的。

安怡倒是想直接教他们,但在正式文件出台之前,她须得忍着,哪怕多费点事儿呢,也不能露馅。

最早她在安娜和安琪那里,就露了馅,也许要不了几年她们会发现,这是个大bug。

所以到了安琥这里,她是千小心万小心,生怕再出纰漏,哪怕多费点事儿呢?

7、8月地里蔬菜最多的时候,家家户户都开始着手晒干菜,土豆、黄瓜、豆角、茄子、辣椒等等,只要能晒的菜,统统都给它晒了,这样冬天来的时候,就不怕没有菜吃了。

安怡最喜欢红薯和土豆,蒸熟了之后晒干储存,冬天和肉一起炖,那滋味儿,嘎嘎香了。

豆角煮过了搭在绳子上晒干就行,豆角从中间劈开直接晒干,茄子脱水后晒干,最为特殊的就属这个黄瓜了。

居然是切片切丁切条之后,在干净的草木灰里面拌一拌,之后再进行晾晒,吃的时候呢,要洗很多次才能洗干净,当然,吃的时候味道很好。

除了这些还有座梅干菜,腌制各种咸菜,酸菜等,为了漫长的冬天,家庭妇女们从蔬菜多起来开始,手里就没闲过。

安怡家今年的人口可不老少,蔬菜也得提前准备,能买到的就花钱买,买不到的就拿东西换,总之从7月开始,她就已经开始交代安琥在村子里挨家挨户的问了,后来谁家有,就直接拿到他们家进行兑换,今年情况特殊,她们种的蔬菜都便宜伊家人了,今年就这样凑活着,等来年她们就不种粮食了,都种上蔬菜。

虎子在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