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章 一心
玄奘打破无为法界,找到真我,顿时幻境消散,一切归于虚无。
待他再度睁眼时,整个人复出现在斜月三星洞中。抬头时,正好看到眼前仍旧是那个老者,此刻,老者的眼中浮现着激赏之色。
“你能超脱前世因缘,得悟本真,当真难得。”老者赞道。
玄奘看向四周,又感受自己,却并未觉得发生了什么变化,不由得对那老者询问道:“敢问祖师,我如今已去除二心否?”
老者道:“你可是在奇怪,既然你已于那金蝉子的因缘之中超脱,却仍未感受到自己有什么变化?”
玄奘点头。
他的确没有感受到什么变化,自己的神通、法力都与之前并无半点差别。
老者道:“如今你已化二心为一心,心念通明,已得清静心。你再仔细感受一番这天地之间的造化流动?”
玄奘闻言,便闭起眼睛,用心体悟天地。
果然,在老者的言语之下,玄奘用心感受,竟然发现天地间的万物造化变得无比的温柔、祥和。
那吹拂的风,散落的阳光,飘落的树叶,流动的河水……一切都无比的契合自己的本心,自己的感官似乎也如万物的造化一般缓慢地在转动着。
他顿时知道了。
这所谓的“二心”、“一心”,增长的并非是神通,也并非是法力,而是对万事万物的直观。
而这直观,在道家叫做清静心,在佛门唤做觉悟。正是造化道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如无此观,则必有乱心。
试问一个人心中有所迟疑,哪怕最终他的选择仍旧不会改变,但中间损耗的时间,内耗的精神,却仍旧是对一个人的极大消耗。
虽然平常的生活中,这种消耗看似也不起眼。但若长期积累,也仍旧会不断地放大,影响一个人的一生。
若是这一点放大在造化道中,更是会被无限放大,有着天差地别的变化。
因此,清静心尤为重要。
如无清静心,造化道便不能发挥出真正的“境界”的力量。如今,自己便有了“清静心”。
玄奘周身散发着淡淡地华光,随即看向老者,忽然拜倒在地,道:“多谢祖师!”
此刻的他,已懂了许多了。
他虽然并不清楚内中事情的细节,可是,他却有一种感受,那就是自己至今为止所遇到的机缘,几乎所有都是与眼前的老者“菩提祖师”相关的。
虽然看似两人只是第一次见面,并且对方也并没有对自己有什么教导。
可是,如果没有这“祖师”,就不会有今日的自己。
虽然这看似是很奇怪的事情,但“造化道”的直观,却让他坚信,并且不会有丝毫怀疑。所以他对这菩提祖师万分的感谢。
然而,老者却摇了摇头,道:“何必感谢于我?你能有今日的清静心,都是你自己的领悟。虽然,在你的人生中的确充斥着安排与被安排。可是你自己的心,却是没有任何人能够束缚和改变的。”
不错。
谷 这一点,苏寻是认真的在说。
虽然玄奘能有今日,有很大一部分程度,是三界仙神在推波助澜。不过,玄奘今日能够得以明悟,得以超脱因缘,达到“清静自在”的程度,却是完全得益于他自己的想法。
一个人什么都可以被剥夺,被隐瞒和改变。但唯有心中最基础的“真”是无法动摇的,哪怕一时被人蒙蔽,但若肯自我超脱,就一定无人能够束缚。哪怕是苏寻也一样不能。
而今日,玄奘便做到了!
老者道:“如今,你可还要去降服那六耳猕猴?”
玄奘道:“要。”
老者点了点头,道:“看来你已抉择好了自己要走的道路。”
玄奘道:“不错,我虽自认为不再是那金蝉子。但是,我仍希望这天下生灵,三界众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