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百科全书
齐家有五亩地,还都是中等田,都是齐老爷子当年走南闯北挣下来的。
但在这个没有化肥、没有高产粮种、没有科学种植的时代,要是全种上麦子,一亩地碰到丰年的时候,也就二百余斤。
碰不上丰年时,顶天一百五十斤左右。荒年更少,亩收百斤算多,几十斤的比比皆是。
这还没算上田税,本朝的田税比前朝要少些,一亩地每年按收成的两成收取。
五亩地去掉田税,再加上些别的进项,起先养齐老爷子和周氏俩人还能凑合。后来儿子们陆续降生,之后又是成婚生子,生了孙子孙女们一大窝,这地就不够塞牙缝的。
为了养活一大家子,齐老爷子早些年便向官府租赁了三十亩田地。
租赁田地那就要交租子,每年两成的租子,外加两成的田税,去掉这些,三十亩地的收成勉强只能让全家人混个半饱。
为了能让全家吃饱肚子,也为了节省粮食,齐家一家子平日里都是以糊糊为生。
一点点粟米、一点点木稷(高粱)粉、几把后院种的菜,或者是山里采来的各种野菜等,加上水,炖成烂烂的糊糊。
出锅时,再撒点盐巴进去,吃到嘴里,咸味极淡。有时采到难吃的野菜,糊糊里还带着一丝苦味。
就这样的糊糊,在村里还算是好的,不管怎样全家都能吃饱,大多数人家只能吃个半饱,还有那一天一顿饭的人家,一家子人饿的皮包骨。
除了这些,齐家还养着十只母鸡,五只公鸡,两头猪。
十只母鸡并不是每日都能下蛋,一日里,最多也就见七个蛋。小姑娘因为身体的原因每日吃一个,齐老爷子也因为要采药的缘故,也是每日一个,再有就是几个读书的孙子,三日吃一个。
余下的齐家人都不准吃,周氏自个儿也不吃,偶尔过个十天半月的,周氏会拿出两三个,打在糊糊里搅匀,勉强算是开个荤腥。
节省下来的鸡蛋都放在一起,攒到一定的数目,周氏会带着去北州城卖,好换些盐油回来。
至于那两头猪,那就更别想,到了年底全都卖出去,家里只留个四五斤的肉过年香香嘴就行。
其他日子里,也就周氏偏心小姑娘,一个月里会单独做上几顿肉让小姑娘过过嘴瘾,齐老爷子倒是能跟着沾沾光,别的人就不要想了,等着过节的时候,周氏要是高兴就买点肉,若是惹着她了,一顿肉都别想见着。
小姑娘是打小过惯了艰苦的日子,齐欢是绝对过不下去的,就是在末世中,她在吃上也没亏过多少嘴,更别说在这里。
因此,齐欢觉得眼前最重要的就是挣银子。
末世前齐欢也时常看小说,知道古代缺乏什么,她曾经也跟风过一段时间,学着做手工皂、手工绢花、手工绒花等。学的还都不错,起码做出来的东西都得到了很多网友的好评。
空间里还有许多她收集的素材,想做随时都可以做,还有许多古风小镜子,琉璃制品等,都是她在末世收集起来的。这些东西,小姑娘的记忆里都没有,要是拿出去,怎么着都能卖个不少银子回来。
但这些东西见不得光,一个十岁的乡野丫头,哪来的这些东西?又是从哪学会的这些技艺。
技艺传承在这里绝对是大事,要不是当年齐老爷子在山里救了一位采药人,人家也不可能教他辨识姜黄和三七,这是养家糊口的本事,不三跪九叩的拜师,谁会教你这些技艺。
好在齐老爷子采药这事,给了齐欢启发。
进山采药小姑娘也会,齐老爷子有几回带着齐欢和几个孙子去山里找药,其他人都不感兴趣,没记住,唯独小姑娘喜欢,跟着齐老爷子学了好一段时间。
后来沈大夫见她喜欢摆弄药材,便教了她几样名贵的药材,什么人参、石斛、天麻、川芎、丹参等,大致说了一下长什么样,喜生长在何处,还调侃小姑娘,说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