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三章 琅然,清圆,谁弹,响空山
苏轼捧着土豆,如获至宝。
张凡看着苏轼,心有所感。
本来是想请这个可爱的老头好好吃一顿饭的,可他在尽享口腹之欲的同时,竟然还念念不忘国计民生,从一颗土豆,明显流露出激荡的情绪。
既然如此,张凡便索性把这东西,当做是来自千年后的馈赠,送给苏轼。
之前无数次证明,自己借助系统穿梭,不论做出什么改变,历史自会完成修正,或许这也正是那个神秘的系统在发挥作用。
所以,土豆这种堪称逆天的食材,应该无法真的提前六百年在宋代盛行。
但那又怎么样呢?
至少,现在的苏轼得到它,高兴得像个表白成功的毛头小伙子。
这个集儒、释、道于一身,在医学、饮食、天文、地理、诗词歌赋、琴棋书画都有深厚造诣的“全能冠军”,可以说已经开始了生命的倒计时。
华夏上下五千年,从没有一个人,能像苏轼一般,长袖善舞,在无数领域都达到了举世瞩目的高度,甚至历经千年也无可超越。
深厚、广博、诙谐,有无与伦比的智力,有天真烂漫的童心。
《典籍华夏》做到第六期,尽管每一期主题人物的选择都花费了很大的心思,但是这一次,张凡真的不舍得告别这个天真淳朴的东坡居士。
然而,天下无不散之筵席。
苏轼在泥土里兴高采烈地挖着一颗颗土豆,丝毫不顾飞溅的泥土弄脏了他崭新的袍服。
然而当他兴奋地一转身,却已经不见了张凡的身影。
一愣,苏轼直起腰来,手中捧着的土豆咚咚咚坠落到地上,露出怅然若失的神情。
苏轼,再也没有见到张凡。
相见时难别亦难!
苏轼的一生即将走完,意味着这一期的典籍华夏也进入尾声。
相见,或许不如怀念。
张凡其实从未离开,只是在虚空中化作一个淡淡的影子,继续看着苏轼的一言一行,似慢实快地走向那个令人遗憾叹息的终点。
徽宗即位后,苏轼被调廉州安置、舒州团练副使、永州安置。
1100年,逢天下大赦,复任朝奉郎。
可是就在北归途中,建中靖国元年,七月二十八日……
不过这最后的几年,张凡虽然没有现身,苏轼的身边却多了一样令他快慰平生的物事。
酒!
因为张凡记得,苏轼说过: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故国其实指的是故乡,然而苏轼被发配到遥远的儋州,故乡难回。
年华虽然早已不在,有诗有酒,是张凡给予这位伟大文人的最后赠礼。
茅台、五粮液、西凤、郎酒、洋河大曲、泸州老窖、衡水老白干、牛栏山二锅头……
以现在张凡掌控系统的权限,搬运这些东西,已经几乎是毫不设限!
尝尝吧!苏学士!
这些都是后世的好酒,晚辈请你喝个够,诗酒趁年华!
虚空中,张凡看着醉态可掬的那个永远可爱的老头子,数度眼眶湿润。
到后来,各类红酒、啤酒、黄酒、养生酒,纷至沓来,有的苏轼浅尝辄止,有的则意外地令他爱不释手。
生命中的最后四年,真正做到了“但愿长醉不复醒”!
也终于,到了最后要分别的时刻。
建中靖国元年,七月二十八日。
因为年老多病,旅途劳顿,苏轼卒于常州,享年六十五岁。
弹幕静默,后世亿万人为天下第一文人送别!
而张凡看着躺在床上,双目微闭,渐渐陷入长眠的苏轼,神色平静,在虚空中忽然打坐,面前多了一具古朴的琴。
呀!
他,还会弹这个?
寥寥几个熟悉张凡的人,纷纷惊讶。
然而琴声已经铮然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