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楔子
公元一九七六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死了不少人,三位领导人周、朱、毛相继过世,当然还有唐山那二十多万深埋地下的无辜冤魂,这一切都让举国沉浸在一种无比悲痛的氛围之中。在这种悲痛的氛围之中,我出生了。我的生日具体是哪一天母亲也搞不清了,她只记得那一年冬天来的特别早,我出生时正赶上下“光头凌”(农村的叫法,学名应该叫“冻雨”),所以父亲望着满树的冰凌喃喃自语:“光头凌,光头凌,这小子就叫光凌吧。”于是我便有了名字——刘光凌。
生于不平凡的一年的我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人,为何有此一说源于母亲怀我时做了一个奇怪的梦,她梦见一条金色的蛇盘踞在屋前的老柳树上冲着她昂首吐信,而后竟然飞向天空了无影踪。听她说梦的人也都俱信其言,以为我日后定能飞黄腾达。
幼时的我顽劣异常,但母亲对我却呵护备至,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我儿将来是有大出息的人,不比寻常孩子。”所以我在外面惹祸邻人也没人寻上家里,这就越发放纵了我的玩性,村里人几乎人见人厌,送我外号“屎壳郎”,见我都躲的远远的。
上学后,我果然不负母亲的期望,虽然顽劣依旧,但成绩一直稳居年纪第一,所有教过我的老师都是即点头又摇头,拿我没办法。父亲虽然严厉,但有母亲护着,而且我成绩又没得挑剔,他对我也就睁只眼闭只眼,所有的家庭暴力都发泄给了两个哥哥。
下面我还有一个小我两岁的妹妹。虽然我是一个混世魔王,但对妹妹却疼爱有加,母亲常说这世上能管住我的也就只有这个妹妹了。
一九九三年,我考上了北师大,成了全村第一个考上重点大学的学生,母亲终于觉得她的梦应验了,逢人便说:“瞧,我没说错吧,我家小三就是有出息。”父亲直摇头,但脸上还是隐不去得意的样子。
其实对于这个学校我是不满意的,我内心并不想当老师,我的第一志愿是北大,谁知道阴差阳错班主任在我的“同意调剂”一栏里填了这么个学校竟然就录取了。我是怀着一颗无奈的心踏上去北京的列车的。
首都的繁华让我这颗不羁的心更加不安分,四年的大学生活让我已经远离了农村的落后和破败,但毕业的现实却又让我不得不正视——我属于定向生,毕业后必须回家乡当一名老师。
一九九七年七月一日,踏着香港回归祖国的脚步,我收拾行囊卷起铺盖回到了家乡淮州市教育局报到。十天后,我又来到教育局,给我的答复是我被分配到了我的母校平溪县二高任教。
平溪县就是我家乡所在县,县一高在县城,县二高在平溪县清河镇。清河镇是一个工业重镇,有钢铁厂、水泥厂、火电厂、金属冶炼厂、造纸厂等许多企业。企业多就注定污染重,所以有人编了顺口溜说清河镇是“远看像个县,近看像猪圈,白天停水,晚上停电”。
回到家里,父亲得知我被分到二高十分生气,他说凭我北师大毕业生怎么说至少也应该分到县一高,就算分到市里的高中也不过分啊,看来还是家里没人啊。
母亲却没有父亲的感慨,她说:“小三如今参加工作了,怎么说也是吃皇粮的吧,比你祖上几代刨地的强多了。”
“妇人之见,你懂得什么!”父亲使劲的抽着烟,满脸无奈。
九月一日,我按时到学校报到。来到熟悉的校园,放眼都是陌生的人。
我学的是数学,就被分到高一任两个班的数学课。
高一共八个班,还没有分科。那时还没有什么重点班,都是平头班,学生都是按成绩平分到各班。我由于年龄上同学生差不多少,很快就融入到教学中去,教学效果甚好,学生评价也不错,校长李满志曾多次表扬了我,我很是受用,于是教起学来也更带劲。
高二分了文理科,一到五班是理科班,六到八班是文科班。我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