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流离不平没有墙角挖不倒。
接下任命书之后,中山郡的况,感觉他们叔侄二人一起打理郡县内政并不算太难。
若战『乱』之地,让他一人身兼数职打理内政的确头疼,和豫州兖州相比,冀州的百姓尚安稳度日,税收农耕等事不用催促,百姓便做得井井有条。
主公身边有勇冠天下的吕布吕奉,还有忠实可靠的高顺高伏义,兵马数量不多,却各都以一当十的勇猛之士,只要不惹得几十万大军围攻,保住中山不成问题。
没有外敌来犯的忧患,再有他和公达打理郡内事务,中山郡足以成为周边最太平安宁的地方,只他一人身兼数职实在不妥,这些任命书得分出去几张才行。
荀彧对如今这位主公非常满意,眼神亮干劲十足,“彧有三两好友赋闲在野,与其躲在家中蹉跎岁月,不如来中山一试。”
主公身边文武分配不太平衡,一郡虽小,却五脏俱全,文武相差过于悬殊不利于长久发展,正好他那些好友、同窗还有交好的世家子都有不少都无所事事,若心中还有济世救民之心,都来和他一起匡扶天下才好。
合乎心意的主公不好找,正好主公这里有许多空闲的职位,天时地利人和俱在,正前来投奔的最好时机。
“叔父邀请友人前来,怕正中主公下怀。”荀攸理了理衣袖,听他们家叔父的后灵光一闪,很快反应过来为何他们二人的任命书数量会差那么多。
世人皆道:汝颍多奇士。
汝南颍川一带人才荟萃、文风炽盛,私学及游学之风盛行,戴凭、许慎、张兴、丁鸿等学大家皆汝南颍川出身,党锢之祸中惨遭迫害的名士陈蕃、李膺等亦汝颍士人,大儒名士传道受业、相互交通,系更错综复杂。
汝南袁氏和颍川荀氏在世族中皆有盛名,如今袁绍袁术各占据一方,许多人奔着袁氏前去投奔他们,主公不欲大张旗鼓打出袁氏的名号,直接将任命书交给他们家叔父,无外乎借他们家叔父之手招揽名士。
他大意了,方才竟未看出主公的真实用意。
荀彧找来笔墨竹简,一边信一边说道,“既为主公分忧,又将公务分出去,何乐而不为?”
荀攸默不作声继续喝茶,看他们家叔父一口了十几封信,一声不吭的打消说的念头。
他原本着同样出身颍川荀氏,甚至比叔父年长几岁,主公若招揽颍川士人,直接和他说他又不会拒绝,何必非要等叔父过来。
现在看叔父这一份接一份的邀请信,不得不承认这种事还他们家叔父出面比较好。
荀彧有条不紊的将竹简封好,然后拿出布袋将信一一放进去,“彧初来乍,对府上不甚熟悉,劳烦公达派人将这些送至颍川。”
荀攸麻木的接过布袋和布袋上面的竹片,看上面那长长长长的一串地址,继续沉默。
“公达为何如此反应?”荀彧将见了底的茶杯满上,大概猜大侄子心里在什么,神神在在抿了口热茶,然后才慢悠悠解释道,“昔董卓作『乱』,朝野不宁,不少好友弃官归乡,所以信才稍微多了些。”
荀攸抬眸看了他一眼,心道难怪这人和原焕会一见如故,十几封信只稍微多了些,恍然间以为又听搬空郿坞只“离开时将郿坞的屯粮带了少许出来”。
荀彧敛衽起身,走窗前将窗子推开透,“不说这些,主公将郡府僚属之职交给你我,不可在此虚度光阴,不知公达平时在何处处理公务?”
“主公令人在府中收拾出院落用来处理公务,只那里也吕奉等人处理公务之处,若无必要,叔父还不去为妙。”荀攸起那只要有人就不曾停过的唧唧喳喳,连忙正『色』提醒他们家叔父不要去讨苦吃。
荀彧对吕布了解不多,除了来袁府时见了一面,其他都道听途说,而且大多都负面说辞,什么凶残暴戾、助纣为虐、反复无常,各种不好的词几乎没重复过。
主公说身边没有可用之人的确不虚,武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