揽月
一模一样的六胞兄弟。
添丁本该是喜事,可吴家家境贫寒,上面已经有五个孩子,一下子又添了六张嘴,如何能养得起?正当吴老爹欲哭无泪,叫天不应叫地不灵之时,门外却突然来了一名道士。
那道士自称是梵云山的无心道长,云游路过此地,远远看见吴家茅草屋上空有异象出现。
掐指算出有奇胎带着煞气降生,日后必将为害人间,便上门察看。想趁祸害尚未成气候之前锄草除根,以绝后患,保天下太平。
吴氏夫妇哪里肯相信这些,就算家贫如洗,也坚决不肯把亲生骨肉交出来,拼死相护。
那无心道士也动了恻隐之心,不忍伤害六个鲜活的小生命。便提出由自己将这六胞胎带回,用仙法感化,看看能不能逆天改命。
吴氏夫妇半信半疑,无心道士施展法术,平空在二人眼前消失。
乡下无知愚民哪里见过这等奇事,这才相信眼前这个道士是得道仙人,所言非虚。
当即诚惶诚恐地伏地叩拜,表示愿意把六兄弟交给他抚养。
六兄弟被无心道士带回山,收为徒弟。从小一起长大,这六兄弟心意相通,宛若一人。在同一个师父门下修练同一种功夫,整天无忧无虑,十分快活地度过了十二年。
无心道士深恐这六兄弟的命运会像当年掐算出来的一样不可更改,所以无时无刻不输以善念,以期将他们骨子里的恶根在无形中拔除,回归正道。
就算做不成好人,至少做六个有正常慈悲心之人,最坏也不要成为是非不分滥杀无辜的恶人,莫入了魔道。
如果一直在这种环境下生活,这六兄弟应该会按照无心道士希望的那样,成为不好不坏的普通修士。就算不能行侠仗义,至少能做到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谁知道一切皆有定数,无心道士就算殚思竭虑想要为这六兄弟逆天改命,也只是让他们的命运稍微偏离了轨迹而己,而且,这一切还是他用自己的命换来的。
六兄弟十二岁那年,无心道士的仇家寻上门来。
原来,无心道士年轻时是名嫉恶如仇的侠士,当年他被人蒙蔽,错手误杀了一名正道人士。事后得知真相,后悔不已,心灰意冷之下,出家做了道士,自号无心。从此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发誓再也不理红尘之事。
结果那名被他误杀之人的后人找上门来,要为父亲报仇。
六兄弟见有人上门寻仇,当然要出手护师了,没想到无心道士却不许他们相助,说一切都是因自己而起,应由自己把这场恩怨了结,慨然赴死。
无心道士临死前把当年的事情说了一遍,本意是想最后教导六兄弟以后处事一定不要莽撞,不要偏听偏信,免得铸下大错。
谁曾想这六兄弟听罢,因为年龄尚小,未能领会师父说这番话的深意。没有体会到无心道士的一番苦心,是拿生命做教材,教他们做人的道理。
只牢牢地记住那个因为一己私欲,借刀杀人,蒙蔽师父,害他犯下大错的名门正派人士的名字。
无心道士死后,这六兄弟无人管束,天性中的恶念没有了束缚与压制,开始慢慢苏醒。渐渐控制了他们的理智,组团走上邪路,一去不返。
开始,这六人按照师父的遗训,乖乖呆在谷中,练成九转还魂大法。
然后,人也长大了,便一起下山。
下山后,首先,第一件事情,就是找到那个害师父愧疚了一生的伪君子,结果了他的狗命,为师父报仇。
那无心道士十二年的倾心教诲并不是一点影响也没有,这六兄弟至少记住了冤有头,债有主,不会滥杀无辜。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不会主动招惹旁人。
因为诛杀的那个伪君子一向颇有声望,所以这六兄弟直接被定性为恶人,人人得而诛之。
杀了天下人眼中的大好人,那必须是邪魔歪道,这就是江湖标准与规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