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说法。
6狐裘:狐皮袍子。锦衾:锦缎做的被子。锦衾薄:丝绸的被子(因为寒冷)都显得单薄了。形容天气很冷。
7角弓:两端用兽角装饰的硬弓,一作“雕弓”。不得控:(天太冷而冻得)拉不开(弓)。控:拉开。
8都护:镇守边镇的长官此为泛指,与上文的“将军”是互文。铁衣:铠甲。难着:一作“犹着”。着:亦写作“著”。
9瀚海:沙漠。这句说大沙漠里到处都结着很厚的冰。阑干:纵横交错的样子。百丈:一作“百尺”,一作“千尺”。
10惨淡:昏暗无光。
11中军:称主将或指挥部。古时分兵为中、左、右三军,中军为主帅的营帐。饮归客:宴饮归京的人,指武判官。饮,动词,宴饮。
12胡琴琵琶与羌笛:胡琴等都是当时西域地区兄弟民族的乐器。这句说在饮酒时奏起了乐曲。羌笛:羌族的管乐器。
13辕门:军营的门。古代军队扎营,用车环围,出入处以两车车辕相向竖立,状如门。这里指帅衙署的外门。
14风掣:红旗因雪而冻结,风都吹不动了。一言旗被风往一个方向吹,给人以冻住之感。掣:拉,扯。
15轮台:唐轮台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米泉县境内,与汉轮台不是同一地方。天山:一名祁连山,横亘新疆东西,长六千余里。
16满:铺满。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17山回路转:山势回环,道路盘旋曲折。[2]
白话译文
北风席卷大地吹折白草,仲秋八月胡地飘降大雪。
仿佛一夜之间春风吹来,树上有如梨花竞相开放。
雪花飘入帘笼沾湿帐幕,就是穿狐皮袍也不暖和。
将军兽角弓冻得拉不开,都护的铠甲冷得难穿上。
无边沙漠结成百丈坚冰,忧愁的阴云凝结在长空。
帐中摆酒为回京人送行,助兴的是琵琶羌笛胡琴。
黄昏时辕门外大雪纷飞,冻硬的红旗风吹不飘动。
在轮台东门外送你回京,临行时茫茫白雪布满山。
山路曲折不见你的身影,雪地上空留马蹄的印迹。
创作背景
岑参于唐玄宗天宝十三载(754年)夏秋之交到北庭,唐肃宗至德二载(757年)春夏之交东归,此诗当作于此期。当时西北边疆一带,战事频繁,岑参怀着到塞外建功立业的志向,两度出塞,久佐戎幕,前后在边疆军队中生活了六年,因而对鞍马风尘的征战生活与冰天雪地的塞外风光有长期的观察与体会。天宝十三载这次是岑参第二次出塞,充任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的判官(节度使的僚属),而武判官即其前任,诗人在轮台送他归京(唐代都城长安)而写下了此诗。
接下来,只见老师轻盈地转过身去,面向那黑漆漆的黑板,手中紧握着白色的粉笔,然后开始在上面龙飞凤舞般地抄写起来。同学们纷纷瞪大了眼睛,全神贯注地盯着黑板,生怕错过任何一个重要的知识点。“而你们,则需要将这黑板上密密麻麻的文字全都工工整整地誊写到课文的空白之处。”语文老师头也不回地说。
我默默地从课桌上拿起一支笔,紧紧地握在手中,深吸一口气后,便跟随着老师的节奏,一笔一划认真地抄写起来。一开始,我的速度还算得上可以,能够勉强跟上老师的步伐。然而,随着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黑板上被老师抄写的内容越来越多,我的速度逐渐慢了下来。
当课程进展到文学赏析部分时,我惊恐地发现自己竟然已经拉下了一大段内容!望着前面同学埋头疾书的身影和黑板上仍在不断增加的文字,我的心中不禁涌起一阵焦急。于是,我下意识地加快了书写的速度,但同时也不得不将原本较大的字体写得更小一些,只为了能够尽量多地赶上老师的抄写进度。判官归京》是岑参边塞诗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