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桔子一梦 > 饮湖上初晴后雨

饮湖上初晴后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译文

西湖在晴天的时候水波荡漾,湖光闪闪,景色非常美丽。到了下雨时,远处的山峰在烟雨之中一片朦胧,也是不可多得的奇景。

如果把西湖比作美人西施的话,那么可以说无论是淡妆还是浓妆,总能够很好地展现出她的绝代风华。

【作者介绍】

详见本文第3首作者介绍。

【赏析】

天性浪漫的苏轼也像李白一样常常旅游,不过不同的是,他往往是由于贬谪而被动地来到景区的,这首诗就创作于他任杭州通判之时。常言道“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人间的美景要数杭州,而杭州的美景要数西湖。苏轼作为一个闲官在杭州居住了三年,有大把的时间在当地旅游观光,同时写下了许多关于西湖美景的诗篇,这首《饮湖上初晴后雨》就是其中的佼佼者,甚至后来西湖都因这首诗而多了一个“西子湖”的雅称。

从诗题中我们可以知道,这天苏轼闲暇之余,与朋友在西湖饮酒赋诗、观赏美景,一日之间阴晴变化,让他领略到不同状态下的西湖景色。晴天有晴天的好处,在阳光的照耀下,西湖水波荡漾,波光闪闪,仿佛美人泛动秋波,散发出无尽的娇媚。雨天也有雨天的妙处,在雨幕的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云雾缭绕,朦朦胧胧,好似蓬莱仙境。而在善于领略自然之美的诗人眼中,无论是水是山,或晴或雨,都是美好而奇妙的。“晴方好”“雨亦奇”的赞叹,让我们既能感受到西湖风景的变幻无穷,也能够领略到诗人那种洒脱的性格与开阔的胸怀。要知道,苏轼的遭际之惨非比寻常,但他凭借着这种“宜晴宜雨”的旷达,硬是把人生活得十分通透豪迈,在多个领域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实在是难能可贵的。在下半首诗里,诗人采用遗貌取神的手法,将西湖比作古代的美人西施,二者名字上同有一个“西”字,又都拥有着世间最动人的美感,二者实在有着相似的风神韵味。有道是“美人在骨不在皮”,因此哪怕西施皱眉捧心,都十分惹人怜爱,这种上天赋予的骨相与神韵,自然不许旁人效颦。而钟灵毓秀的西湖同样如此,所以无论是晴、是雨,是淡妆、是浓抹,西湖的风景与西子的风采一般,总是人们心中最和谐、最完美的存在!

此时,我脑海中又展现出了一幅画面——就在众人沉醉于这西湖盛景之时,一阵悠扬的笛声传来。众人闻声望去,只见一艘小船缓缓驶来,船头站着一位身着长衫的年轻男子。那男子面容清俊,眼神中透着淡淡的忧愁。

“这位公子的笛声真是绝妙啊。”苏轼高声赞道。年轻男子拱手作揖,“苏先生大名如雷贯耳,今日有幸在此相遇,实乃三生有幸。”原来这男子是位落魄书生,屡试不中,但仍痴迷于诗词音律。

苏轼邀请他上船一同饮酒论诗。书生感慨道:“苏公之豁达,晚辈望尘莫及,我困于这仕途不顺的烦恼,却不知这天地间还有诸多美好值得珍视。”苏轼大笑,“人生之路漫长,一时得失何足挂齿,君之才气不凡,莫要灰心。”

众人听后纷纷点头。此时夕阳渐落,余晖洒在西湖之上,金波粼粼。书生似有所悟,脸上露出坚定之色,“多谢苏公教诲,晚辈定当重新振作。”说罢,再次吹起笛子,那笛音带着希望飘荡在西湖上空。

随着书生的笛音,小船渐渐远去。苏轼望着那背影,若有所思。一旁的友人笑道:“苏兄今日又点化一人,功德一件。”苏轼摆了摆手,“不过是随心之举,但愿他真能重拾信心。”

几日后,苏轼正在书房吟诗,下人来报,说是有一书生求见。苏轼出去一看,竟是那日西湖上遇到的年轻人。只见书生精神抖擞,眼中满是自信光芒。原来书生回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