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孔子周游列国 > 第14章 子禽拜师

第14章 子禽拜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在陈国的日子里,阳光总是温柔地洒在弦歌台,那古老的建筑仿佛承载着千年的智慧与希望。每日,我都会在这里讲学,声音在空气中回荡,与微风交织在一起。

就在这样一个宁静而美好的日子里,一位名叫陈亢的青年慕名而来。他出身于陈国的一个普通士绅家庭,自幼聪慧好学,但因家族背景和资源所限,求学之路颇为坎坷。然而,他对知识的渴望从未熄灭,听闻我的讲学声名,决心前来拜师。

陈亢身着一袭素净的长衫,衣角在微风中轻轻飘动。他面容清秀,眼神中却充满了对知识的炽热渴望和对真理的执着追求。他迈着略显急促的步伐,每一步都仿佛带着满心的期待与紧张。

来到弦歌台下,陈亢恭敬地整理了一下衣冠,然后拾级而上。他的目光紧紧锁定在我的身上,那眼神中既有敬畏,又有难以掩饰的激动。终于,他走到我的面前,深深地弯下腰,行了一个庄重的大礼,说道:“夫子,我久闻您的大名,今日特来拜师,望夫子收留。”他的声音清脆而坚定,带着少年特有的朝气。

我看着他诚恳的面容,那充满期待的眼神让我心中一暖,微笑着说道:“既来之,则安之。从今往后,你便名子禽吧,愿你如飞鸟般志向高远,追求真理。” 子禽欣然接受,内心满是欢喜与感激。

我接着说道:“子禽,求学之路漫漫,需有恒心与毅力。”我的声音温和而有力,仿佛春风拂过他的心田。

子禽抬起头,目光坚定地与我对视,重重地点了点头:“夫子,弟子定当谨遵教诲。”他的眼神中闪烁着决心的光芒。

讲学开始了,弦歌台周围坐满了学子,大家都专注地聆听着我的教诲。我望着眼前这一张张充满渴望的脸庞,心中满是欣慰。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我缓缓地说道,声音在空气中回荡。

子禽微微眯起眼睛,仔细地品味着这番话,手中的竹简轻轻握紧。他的眉头时而微微皱起,时而又舒展开来,仿佛在内心深处与这些话语进行着一场深刻的对话。

过了一会儿,子禽抬起头,有些犹豫地说道:“夫子,弟子对‘学而时习之’这一句尚有疑惑。学习之后时常温习,固然会有所收获,可若是温习之后仍有不解之处,又当如何?”他的眼神中透着一丝困惑,但更多的是对知识的渴求。

我微笑着看着他,耐心地解答道:“子禽,学问之道,贵在持之以恒。若温习后仍有不解,可与同窗探讨,亦可向为师请教。再者,实践亦是加深理解的重要途径。通过将所学应用于实际,往往能有新的领悟。”

子禽听后,眼中闪过一丝恍然,连忙点头道:“夫子教诲,弟子明白了。”

此后的日子里,子禽勤奋好学,每日早早来到弦歌台,抢占最前排的位置。他认真地记录着我的每一句话,课后还会反复思考。常常能看到他在庭院中独自踱步,口中念念有词,时而皱眉沉思,时而展颜欢笑,显然是在学问的海洋中畅游,有了新的收获。

有一天,阳光正好,子禽拿着竹简来到我面前,恭敬地问道:“夫子,‘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弟子对此句有些感悟,不知是否正确。”

我鼓励地看着他:“但说无妨。”

子禽深吸一口气,说道:“弟子以为,温习旧知识不仅能获得新的理解,更能让我们从中发现以往未曾注意到的细节,从而不断完善自己的学问。若能将这些心得传授给他人,便也算是为师了。”

我满意地点点头:“子禽,你的理解颇为深刻。学问正是在这样不断的温习与探索中得以精进。”

在教导子禽的过程中,我也常常提及其他的道理。“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子禽总是认真聆听,将这些话语铭记于心。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