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久旱逢甘霖
嬴城钢铁厂子弟小学五年级学生韩翔宇,放学后背着书包蹦蹦跳跳的回到家。
“妈妈,我饿了,今天做什么好吃的了?”丢下书包,韩翔宇冲进厨房。
“小心点,别烫着了。”坐在沙发上的妈妈提醒他。
韩翔宇打开锅盖看了一眼,没好气的又盖上了。
“又是炒芹菜!妈妈,我要吃肉,咱家好几天都没吃肉了吧!”韩翔宇嘟囔着,满脸不高兴。
“小宇,有菜吃着就不错了。你爸已经三个月不发工资了,再这样下去,青菜咱都快吃不上了!听话,快去吃饭吧。”翔宇妈妈无奈的看着窗外。远处厂区的烟筒安静的矗立着,没有半点冒烟的意思。“唉!啥时候这烟筒才冒烟呢?”
坐落在嬴城市区西部的嬴城钢铁厂,是全市最大的民营企业,正式职工总人数达到了三千多人,加上附属单位,职工家属,嬴钢保着近两万人的饭碗。曾经,嬴城的人们以送孩子去嬴钢工作为荣,市长孙建行曾经说过一句话:“我们嬴城机关干部的工资,有一半带着钢铁味。”嬴城钢铁厂以实实在在的税收,撑起了嬴城市财政的半壁江山。
近两年,钢铁行情急转直下,嬴钢也和其他以钢铁为主要产业的大型企业一样,举步维艰。在行情如此不好的情况下,嬴钢的主要领导吴永明硬是咬着牙挺住了。努力维持着正常运转,至少能保证近两万老百姓的吃饭没有问题。
可谓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因为吴永明一个错误的决定,让嬴城钢铁厂今年上半年进入了一个生死存亡的境地。去年夏天,吴永明决定以嬴钢部分资产为抵押,为潍临市的一个兄弟单位提供了三个亿的担保。结果今年年初暴雷,那个兄弟单位因为坚持不住破产了。嬴城钢铁厂负连带责任,银行贷款全部冻结,资金链彻底断裂,流动资金无以为继,原料供应商全部断供,生产被迫停止。嬴城钢铁厂这个嬴城的纳税大户,一夜之间,变成了困难户。
“孙市长,我们实在是没有办法了。工资已经三个月发不下来了,职工吃饭都成了问题,近两万人张着口等着呢。昨天有几个职工找到了我那里,质问我还让不让他们吃饭了,扬言如果我再不让工厂开工,他们就到市政府门口静坐。我们实在是坚持不住了啊!”吴永明哭丧着脸,在市长孙建行面前大倒苦水。
“老吴,你先冷静一下。”孙建行看着满脸皱纹,头发掉的不剩几根的吴永明,心里忍不住心生怜悯,吴永明年纪和自己差不多,年初见他的时候,吴永明还是个意气风发的民营企业家,几个月的功夫,被折磨的像一个小老头。
“老吴,嬴钢稳,则全市稳,嬴钢乱,全市的日子也不好过。不管多么难,我们一起想办法。”
孙建行的话起了作用,吴永明的情绪慢慢稳定下来,抬头看着孙建行,目光里充满疑惑。“孙市长,咱还能有啥办法?所有银行都跑遍了,一个给放款的也没有,资金链这一断,神仙也救不了我们了!”
“老吴,这事说起来也怪你们自己。咱们好好的企业,正常运转着,为啥非得去参与担保的事?”
“唉!全怪我一时糊涂。对方在业内的口碑一直不错,并且,他们还请省领导出面跟我打招呼,这人情面子的事我没法拒绝。谁能想到,对方是个纸老虎,一有点风吹草动,就坚持不住了。”吴永明说起担保的事来追悔莫及。
“市政府的调研组回来后,已经把嬴钢的情况详细向我作了汇报。你们只要解决了流动资金问题,还可以正常运转起来,稳定问题还不是很大。”
吴永明被孙建行的话点燃了一丝希望,但立马被自己扑灭了。
“孙市长,感谢您,派人专门过来给我们看病把脉。事情发生以来,我们自己想了各种办法,甚至我们都想过去借民间高利贷。可是我们的资金需求量太大,一般的民间资本对我们来说根本就是杯水车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