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火炉
金秋十月,丹桂飘香,丰收的季节里充满了喜悦之情。
李二派遣手下亲信前往全国各地采购而来的粮食如百川归海般源源不断地运抵长安。
这些粮食堆积如山,仿佛是一座坚不可摧的堡垒,给人们带来了无尽的希望和安心。
李二深知民以食为天的道理,他果断下达命令:将这些救命粮以平实的价格卖给百姓!
这一善举犹如春风拂面,温暖了每一个百姓的心。粮价应声而落,市场秩序得到恢复,长安及其周边地区的百姓们无不欢欣鼓舞、感激涕零。他们真切感受到了皇帝的恩德,对李二的敬仰之情愈发深厚。
而此时,一群神秘的\"不良人\"也在背后默默发挥着作用。
他们穿梭于大街小巷之间,巧妙地传播各种消息。
这些消息有的是关于李二如何关心民生疾苦,有的则是揭露那些企图操纵粮价牟取暴利的门阀世家的丑恶行径。
百姓们本来就对那些骄奢淫逸、欺压百姓的门阀世家心怀不满,如今听闻这些真相,更是义愤填膺,纷纷痛斥其罪行。
一时间,舆论哗然,群情激愤。百姓们的愤怒如同火山喷发一般势不可挡,那些平日里作威作福的门阀世家成为众矢之的,遭到了前所未有的谴责和批判。
这场风波让整个长安城都陷入了一片喧嚣之中,但同时也彰显出了李二的英明决断和仁政爱民之心。
与粮食一同进入长安的还有进京赶考的学子,武德四年就已经重开科举了,整个长安城顿时越来越热闹了。
十一月,天气越来越冷,王远早已经住进了别墅。
整个别墅看着就高端大气上档次,每层楼四个房间,一楼一个壁炉,几乎整日不熄,一间房住着小冰和小玉,许家兄弟住在外面一个小院。
茶楼和酒楼相继竣工,就连周围街道都铺设了水泥混凝土,由于天气寒冷,估计还要过些日子才能干透。
遣散了青龙坊等周边做工的穷苦人家,王远和灞远镇的村民们一同回去。
站在麦地前,老李头唉声叹气地说道:“少爷,你看麦苗都有半尺长了,下霜未将它们打下去,就怕过几天下雪,若是一场大雪将它们盖下去,恐怕所有麦苗都完了!”
王远笑道:“老头儿,你瞧你那没见过世面的样子!那你见过冬天不落叶的花草树木吗?”
“少爷,小老儿只见过松柏几种树木冬天还是绿色的,其他就未见过了。”
王远说道:“我告诉你,冬天下的雪越厚,来年麦子的收成越好!”
“怎么可能?”
王远不再搭理他,回到镇中,让村民们将宅院内试验杂交白菜的种子都收了,一些芜菁等刨了出来,这些还可以做腌菜或晒成菜干。
将村中劳力召集起来,开了个动员会,让他们将这座宅院全部拆除,重新用砖瓦混凝土搭建新房,规模与原先一样。
再让他们大量制作混凝土管道,用来在整个镇中全部铺设,等铺设完毕,再于镇中各处主要用水位置挖几口水井,装上手压取水装置,主要街道全部铺上水泥。
这些劳力都做过这些活,相信他们用不了一个月就能完成。
又来到服装厂,让女人们加紧缝制羽绒服和羽绒被。
这一年之中可是收集了不少的羽毛,而用夏天采集的木棉缝制了不少的棉被和棉衣,留着自己使用。
来到打铁作坊,让石铁匠打造火炉,先紧着学堂和几个工厂使用,再慢慢普及整个镇子,至于炉筒只能让渭南县基地制作了。
交待完工作,让王福找了四个能说会道的退役太监和十几名宫女第二天去长安。
而王远住了一夜,又拉了满满两车,与许家兄弟和王福去了渭南县基地。
临走又带了一些信鸽,这些鸽子将是王远和灞远镇联系的纽带。
先给了薛万彻、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