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包袱斋
马主编见文舒如此的痛快,便拍了拍大腿,欣喜的道:“好!我就喜欢你这股子痛快劲儿。其实我的要求对于你来说也并不是什么大事,就是,你下一部的作品啊,一定要在我们单位出版!”
果然不出所料,文舒猜了个准。把马主编的心思拿捏的稳稳地。
这个要求对于文舒来说,根本就不是事。在哪里出版不是出版?更何况,她与马主编也已经算的上是老旧识了,在这边也不能让自己吃亏。
“好!”文舒拍案定板,当场答应下来。
马主编最喜欢文舒这爽朗的性子了,什么事情,答应就是答应,不答应就是不答应,从来都不会犹犹豫豫,拖泥带水的。
马主编爽朗的笑声在办公室里响起:“好,好!那咱们就这么定了。”
马主编看了看自己的办公桌,对着文舒不好意思的道:“你稍微等一下,我把这两篇稿子给下边的编辑,咱们就走。”
“好!”
马主编拿着手中的稿子,给其他的编辑发了下去,然后便带着文舒出了门。
“你怎么来的?”马主编问。
“骑自行车。”文舒应。
“正好,我也骑的自行车上班,咱俩就一块骑自
行车去吧!反正也不远。”马主编说着,便去车棚里取自行车了:“你稍微等我一下,我马上过来。”
俩人一人一辆自行车,并肩骑行,不一会子功夫就来到了潘家园。
找了个地方,把自行车停下来,俩人都上了锁。
“要说买古董啊!那还是得去包袱斋,那里才能淘得到好东西。”马主编对着文舒介绍道。
“包袱斋是哪里?”文舒问。
“顾名思义,就是地摊区。”马主编一边解释,一边带着文舒往里走:“瞧见没?这道路两盘都是摆摊的。那卖家拿一块包袱,往地上一铺,把自己个儿带来的物件往上边一摆,那就形成了一个摊儿。”
马主编转过头来望着文舒问道:“知道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卖吗?”
“不知道。”文舒摇了摇头,如实回应道。
说实话,她对古董真的可以说是一窍不通,而她收集古董,也不完全是因为自己爱好,更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日后的升值空间。她既然来到这八十年代,就是抱着一颗投资的心态。
马主编用手指头点着文舒,笑呵呵的道:“我就喜欢你这实诚劲儿,有一说一,从不藏着掖着,知道就是知
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
文舒微微笑了笑,回应马主编。
马主编指了指两旁的摊子,给文舒讲解了起来:
“说起这潘家园啊!那就是得讲讲它的来历。说是解放前,这潘家园只是咱们京城郊外的一个小小村落,是以一个窑主的姓命名的,叫做潘家窑。”
“要说起这潘窑主啊,那也是个厉害人物。据说这人来自山东济宁,年过五旬,原是烧琉璃瓦处身的。自打他来了这京城,就开起了烧纸琉璃瓦的窑厂。但咱这边土质疏松啊!烧那琉璃瓦不合适,这不经营不善,赔本了。”
“但潘窑主不想就这么放弃啊!就改行烧砖了。可这烧砖的多啊!他又是初来乍到,生意就一直不好。但人家不放弃,就相中这临近京城的好地段了,私下里就去各个窑厂转了几天,后来人家就摸着敲门了,一是提高砖的质量,二是在经营上下功夫。”
“别说,这买卖还针脚人家干好了,这潘家窑厂啊就越开越大,据说当年人家的药厂里光干活的就有二三百人呢!后来别家的窑厂因经营不善,就相继关张了。这潘家窑厂附近就慢慢地形成了一个村落,就取名叫
潘家窑。”
“但这窑字不雅啊!京城人通常称妓院叫窑子,后来就给改成潘家园了。”
文舒认真的听着马主编的讲解,她只知道潘家园以前叫潘家窑,今天听了马主编这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