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星箭之盾 > 第66章 嫦娥探月

第66章 嫦娥探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成功了!”

星箭员工振臂高呼,欢呼声更是响彻整个食堂大厅,大家脸上纷纷露出胜利的喜悦之情。

雷鸣松开申瑞瑾的手,在众人注视下走到大厅中央,当即大声宣布:“晚上咱们星箭公司请客聚餐,庆祝咱们国家的嫦娥一号发射成功!到时候给你们发奖金,现金奖励。”雷鸣豪爽地冲着员工们说道。

星箭员工们闻言欢呼声就更大了,他们都觉得跟着总经理雷鸣干劲十足,既满足了个人荣誉感的追求,又得到了丰厚的待遇回报。

雷鸣知道,星箭公司走到这一步不容易,而咱们的嫦娥一号能顺利发射也经历了长达10年的努力。

回顾嫦娥探月的历史,我国航天科技工作者早在1994年就进行了探月活动必要性和可行性研究,那就是嫦娥一号卫星绕月计划。

航天科学家们在1996年完成了探月卫星的技术方案研究,1998年完成了卫星关键技术研究,以后又开展了深化论证工作。经过10年的酝酿,最终确定我国整个探月工程分为“绕”、“落”、“回”三个阶段。

第一期绕月工程是在2007年发射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对月球表面环境、地貌、地形、地质构造与物理场进行探测。

第二期工程计划时间定为2007年至2010年,目标是研制和发射航天器,以软着陆的方式降落在月球上进行探测。具体方案是用安全降落在月面上的巡视车、自动机器人探测着陆区岩石与矿物成分,测定着陆点的热流和周围环境,进行高分辨率摄影和月岩的现场探测或采样分析,为以后建立月球基地的选址提供月面的化学与物理参数。

第三期工程计划时间定在2011至2020年,目标是月面巡视勘察与采样返回。其中前期主要是研制和发射嫦娥一号新型软着陆月球巡视车,对着陆区进行巡视勘察。后期即2015年以后,研制和发射小型采样返回舱、月表钻岩机、月表采样器、机器人操作臂等,采集关键性样品返回地球,对着陆区进行考察,为下一步载人登月探测、建立月球前哨站的选址提供数据资料。此段工程的结束将使我国航天技术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2004年11月19日“嫦娥一号”开始初样研制,“嫦娥工程”进入实施阶段。

那时候刚刚完成“神舟五号”飞船的特种玻璃配套项目的星箭公司经历过一场严重的热带风暴“海马”的侵袭,星箭众人在雷鸣的带领下抢险救灾,在灾后更是奋勇直追完成了“神舟六号”飞船的特种玻璃配套项目。时光如梭,一晃三年过去,如今嫦娥一号卫星都已经开始探测月球。

“嫦娥一号”卫星定义是一颗绕月探测卫星,主要用于获取月球表面三维影像、分析月球表面有关物质元素的分布特点、探测月壤厚度、探测地月空间环境等。初期阶段,将有电性星和结构星这两颗初样卫星来承担卫星测试工作。

电性星的试验主要是用于一些带有电子性能的设备的综合测试,结构星的试验主要是要考核结构设计的合理性,和整星上温度控制设计的合理性。

这两颗初样星的结构制造在2004年底就已经开始整星测试,2005年初,在这个基础上,再进行正样卫星,也就是最终要实现发射的卫星的研制。

2005年,这一年星箭公司的抗辐照玻璃盖片正式跟着“神舟六号”载人飞船飞往太空,星箭全体员工也是围在电视机前观看发射直播。

而嫦娥一号卫星的整个初样测试阶段也持续到2005年6月份,随后进入卫星正样星的研制阶段。此外,承担卫星发射任务的长征三号甲火箭已经投入生产,为了保证完成月球探测工程任务,科研人员对长三甲火箭进行了41项提高可靠性的设计。

嫦娥一号卫星在2006年底完成所有的试验,已经具备发射条件。长三甲火箭也在2006年下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