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8章 “伐天之战”
都不用想了。”
“我们只是抵抗大汉的战争而已,至于反击到最后占据了长安城、推翻了大汉?”
“那就是另外的事情了。”
他站在那里,微微侧身,头顶的“勤政爱民”四个大字闪烁着些许光亮。
“既然大汉大汉是奉承了天命所归,那么大虞也不能不做一个回答。”
“大汉承袭天命,而大虞则是承袭数万万黎民之命。”
“大虞当代替百姓。”
“此战不为大虞、大汉之争。”
张成灿烂的笑了出来,脸颊上映照无数的光。
“此战。”
“伐天。”
盼同二年秋,在大汉天子下达诏书要伐天之后,大虞天子同样下达了一封诏书。
这封诏书更加有意思。
他的文采说实话是无法与“讨虞檄文”相提并论的,甚至如果真的要比的话,其一为皓月,其一为萤火,萤火之光如何能与皓月争辉?
但所有人都更加喜欢“伐天檄文”。
是的。
“伐天檄文”。
或者说,后世的人们更加喜欢他的另外一个名字。
“自强书”
这一封“诏书”也好、檄文也好,经过数千年的流传,最后被中州博物院所收藏,成为了中州博物院的镇院之宝、也是后世大明人民联邦共和国的镇国之宝,一度被人将其拿着与“九鼎”、“轩辕剑”、“传国玉玺”相提并论。
甚至隐约之间,超过了传国玉玺的排名。
后世中,十大国宝的排名,前三位不知该如何排列,只能并列。
分别是
华夏九鼎、轩辕剑、伐天檄文
而后便是象征着皇权的
“传国玉玺”、“大贤良师至圣天师太祖皇帝印”、“赤帝剑”
而后是象征着历史文化祭祀的
“商太阳神鸟”、“司母戊鼎”、“四羊方尊”
以及靠着“走后门”才排列到十大国宝的“洪武祭祀天地鼎”。
那么“伐天檄文”中到底写了什么呢?
很简单的一封诏书。
节选其中一段
“人当自强,自三皇五帝承九州文明而立华夏,至今数千年矣。”
“期间苦难无数,先贤辈出。”
“昔年,天降大水于华夏,大虞何曾屈服?以九鼎镇华夏九州,而立一家一姓之王朝,至今又千年矣。”
“天下动荡之贼,何曾为大虞也?”
“汉所谓天命,不过虚妄也。”
“若天有命人便从之,何需先贤问世?”
“若天有命人便服之,何来华夏九州之雄立。”
“若天有命人便屈之,何来华夏之族战四方而慑四夷?”
“故,无天、无命,无有天命也。”
这是“伐天檄文”的开篇,十分简单的一段文字,甚至不算是有什么文采,但其中所蕴含着的精神则是无论过了多少年都能让人热血澎湃。
开篇之“人当自强”也是后世为之取名“自强书”的原因。
而后洋洋洒洒数千字都是在论述人与天命之间的“关系”,便不再节选,但这篇檄文与其称为是一篇向大汉发出的“檄文”,还不如说是大虞向“天”发出的檄文。
在这篇檄文的最后,这篇檄文的作者只是简简单单的写了一句。
“此之谓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也。”
“天若有命以令人之慑服,则大虞不当也。”
“今之一战,无论胜负,愿以为苍生而“伐天”。”
整篇檄文没有讲述多少道理,甚至没有文采,只是在告诉所有人,人应该自强,人应该站立在大地之上自强不息。
所以这篇檄文才被称之为“伐天檄文”。
也正是因为这种平淡中蕴藏着的无尽的“傲然”,才让它超越了“传国玉玺”,成为了